/

《同行“一带一路”》从“交汇点”到“强支点” 我市构建东西双向开放重要门户

2019-12-17 17:57:09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市发挥连云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东方起点和陆海交汇枢纽作用,以中哈陆海联运通道建设为重点,深耕中哈合作,进一步提升上合组织出海基地内涵,推动“一带一路”交汇点强支点建设不断走深走实。

前不久,一列装载着1135吨哈萨克斯坦小麦的粮食专列驶入连云港中哈物流合作基地。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批小麦将在连云港口岸换装海运后发往马来西亚,是继越南之后新开辟的又一东南亚市场。来到基地工作已经两年多的帝玛希告诉记者,他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这里的小麦过境运输业务。这次马来西亚市场的开发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中方和哈方人员齐心协力、攻克难关,使得通道得以顺利开通。

2017年2月,首批哈萨克斯坦小麦从中国(连云港)过境发往东南亚市场,成功打通了中哈粮食过境安全大通道。利用这一通道,哈麦在途运输时间大幅缩减,加上产品品质好、价格低,在东南亚市场反响较好,进一步促成了哈麦过境中国(连云港)的常态化运作模式。据统计,从2018年2月起至今,已有近5.5万吨小麦通过连云港中哈物流基地出口越南。

作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首个落地的实体平台,五年多来,中哈物流合作基地逐步成长为中亚五国过境运输、仓储物流、往来贸易的国际经济平台。据统计,今年1-11月,中哈物流合作基地完成货物进出库量296万吨;集装箱空、重箱进出场量15.8万标箱;自2014年7月正式运营以来,截至到目前,基地累计完成货物进出库量1680万吨,集装箱空、重箱进出场量106万标箱。

“一带一路”建设早已成为连云港发展的关键词。五年来,连云港国际班列稳定运行,累计开行4500多列,2018年中亚东行班列同比增长60%。东方大港建设初见成效,“一体两翼”组合大港框架已经拉开,30万吨级航道二期加快建设,已形成60条航线的航运格局。重点产业中心实现突破,以石化为龙头的现代临港产业布局基本形成,新医药、新能源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打造,人文交流合作不断深化。随着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标杆示范项目的建设,2014年-2019年10月,我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总额达137.4亿美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28.4%。

《连云港新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