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春走基层》刘存龙:港口青年的“造船梦”

2020-01-27 20:33:09

从2019年填补港口自主造船能力空白的东方三号拖轮,到2020年实现常态化、规模化生产的东方二号、四号拖轮,连云港港口人在实现自主造船的道路上砥砺奋进、不断创新。今天的新春走基层专栏,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位港口青年的“造船梦”。

港口集团鸿云实业有限公司生产部副经理刘存龙:这个地方有个限位开关一定要注意,把限位开关提起来才可以操作。如果限位开关提起来还是没有动作,可能要检查一下下面是不是转到本地操纵了。

一大早,刘存龙就来到了刚刚交付的拖轮“东方二号”上,为船员进行组合锚缆机的操作培训。2013年,航海技术专业毕业的刘存龙,被公司派到了青岛学习修造船技术,也就是在那个时候,造船的梦想开始在连云港港生根发芽。

2013年,来到港口修造船基地的刘存龙和同事们一起,开始了船舶制造的研发。一切从零开始,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没有技术钻研技术。经过几年孜孜以求地研发,到了2019年,连云港港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拖轮东方三号成功落地,实现了由修船到造船质的飞跃, 成为连云港港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然而,刘存龙和同事们没有停下脚步,又向着更高地标准出发。通过9个月的时间,东方二号、四号拖轮在2020年年初正式交付,这样的造船速度在全国也属前列。

为了加紧造船工期,加班成了造船基地的家常便饭。不过刘存龙和同事们却干劲十足,在他们心中,港口“造船梦”已逐步展开,在新的一年,他们要向着制造国内首艘纯电动港口拖轮的目标进发。


《连云港新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