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云港:高标准高质量打造“一带一路”强支点

2020-07-24 19:33:42

“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出后,得益于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区位优势,以及海陆转换、辐射全球的港航条件,连云港在全国、全省大局中地位和作用持续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4次亲自见证连云港的“一带一路”项目,并作出了“将连云港霍尔果斯串联起的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打造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标杆和示范项目”的重要指示。省委省政府将连云港作为“一带一路”交汇点的战略支点来规划发展、重点支持。近年来,我市按照总书记指示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落实“一带一路”合作倡议,高举“一带一路”大旗,做好“双向开放”文章,按照“建设大港口、构建大交通、推动大开放、发展大产业、促进城市功能品质大提升、实现连云港大发展”的总体思路,举全市之力建好“一带一路”强支点。

作为全国首个落地的“一带一路”中外合作实体项目,中哈物流合作基地自2013年建成投运后快速发展,成为哈国粮食在中国唯一离境口岸,2019年完成货物进出1700万吨、集装箱107万标箱。近年来,“零等待”、“混拼化”、“全程化”等一系列创新举措,进一步提升了中欧班列运营效率,基本形成了以霍尔果斯、阿拉山口、二连浩特3条出境通道,为连云港中欧班列稳定增长提供了坚实保障。

左学梅 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今年上半年,国际班列整个发运到发306列,达到25000标箱。这也是通过我们创新举措,以及提高我们的装卸时效,能够给我们客户货物中转过境这块都集结了很多货源。

据统计,始发自连云港的中欧班列年度最高运量近11万标箱,连云港至阿拉木图班列用时缩短至6.5天,综合费用成本全国最低,进口、过境班列满载率、重箱率都达到100%。连云港中欧班列已经跑出了合作共赢的“中国速度”,这其中离不开连云港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罗来荣 连云港海关关长:全面推广“两步申报”,支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不断压缩整体通关时间。精准支持“两基地”建设,创新过境集装箱“船车直取零等待”装运新模式,帮助中蒙过境集装箱中转成本和作业时间均下降约三分之二。

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港口贸易也更加便利化、自由化。一直从事进出口货物国际运输代理业务的吴丽深有体会。

嘉信(连云港)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报关经理 吴丽:低风险的单子几分钟就可以搞定,节省了很多通关时间。像上海、镇江的保税仓库通过保税间结转至我们连云港口岸,然后通过混拼的模式出口到中亚,不仅扩大了我们的客户源,也为企业节省了成本。

目前,连云港承接了哈国过境中国80%以上的货物,是中亚地区、我国中西部最便捷的出海口。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中哈物流合作基地、霍尔果斯物流场站和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东门”经济特区无水港“一园三区”的总体布局已构建起来。位于哈国东门的无水港自2017年合营以来,累计完成换装41万标箱;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自2015年启动45平方公里规划建设以来,目前已建成公路港、内河港、保税物流中心等功能平台。今年上半年,中哈物流基地进出场集装箱量、上合物流园物流量分别增长12.6%、41.7%,国际班列开行量增长42.3%,实现了疫情冲击下的逆势增长。

《连云港新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