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文明-聚焦海州行进式报道之五》市民文明素质提升 擦亮文明底色
衡量一个城市的文明水平,不仅要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更要看市民素质、文明风尚、精神状态、人文氛围。随着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广泛开展,实实在在提高了市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质,涌现出一大批见义勇为、热心助人、志愿服务的好市民、好团体。
下午5:30,在苏欣快客站前的十字路口,文明交通志愿者胡灌阳身穿绿色志愿者马甲,手持文明劝导旗,对非机动车、行人乱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劝导和制止。
文明交通志愿者 胡灌阳:我们做志愿者之后也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因为平时我们交通意识不是很强,现在每时每刻都有人执勤,市民看到也就自然而然地自觉遵守了。
在城市的主次干道、广场、医院、学校等区域,文明交通志愿者的一句温馨提示、一个微笑动作、一次温暖劝导,让广大市民自觉遵章守法,为城市增添了一抹亮色,也为文明城市创建注入了新的文明气息。
市民:电瓶车自行车都是按照交通规矩来的,没有闯红灯现象,机动车辆都是规规矩矩的,车辆能做到礼让行人,并且都是按地方放的,比以前好了太多了。
文明素质提升是一个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过程。近年来,城区针对一部分老小区实施了卫生环境、停车设施、服务功能、物业管理等方面的改造提升,优化了人居环境,也让小区居民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生活习惯。
小区居民:以前溜小狗,小狗没有地方尿尿,都是随便尿,现在有了宠物公厕,比以前方便了,不用我们打扫了,有专门人打扫。
市民:肯定比以前要自觉一点,不像以前家里面垃圾袋放在门口,就等着环卫工来收或者等多长时间,实在看不下去了再拖到垃圾桶那边去,现在毕竟不会这样。
近年来,海州区以文明交通、文明养犬专项整治为切入点,结合爱国卫生运动,聚焦社区小区、背街小巷、农贸市场等群众生产生活集聚区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垃圾分类投放等专项行动。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等创建活动,组织实施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上网等行动,大力整治不文明现象,营造整洁、优美、有序、和谐、幸福的美好海州城。
让良好习惯走进人们内心,从观念认同到行动实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不仅需要文明餐桌、文明旅游、安全出行等一系列品牌行动的示范引导,还需要注重城市精神的培养,激发广大市民热爱生活的城市,建设美好家园的高尚情怀,让文明规范成为多数人的自觉行动。
《连云港新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