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淮海 看小康》洛阳:加快文旅项目建设 打造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
为了展示淮海沿线各城市迈向全面小康的发展成就和火热实践,国庆期间,《连云港新闻》栏目推出《逛淮海 看小康》专栏,今天播出第一篇。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作为黄河流域重要节点城市,洛阳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大力实施文旅项目建设,积极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加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
记者在伊滨区寇店镇大谷关客家小镇项目现场看到,大谷关纪念馆两个偏殿主体已经封顶,工人们正在做纪念馆一层的钢架结构。
洛阳大谷关客家小镇项目经理 张百涛 :就纪念馆这个单项工程已经达到了100多个人,同时连夜施工,昼夜不停,把因为汛期耽误的工期尽快地按照计划抢回来。
大谷关客家小镇规划范围约2平方公里,总投资约6.83亿元,以打造“一关、一馆、一道、一台”为重点。一关,即大谷关,古代洛阳八大关之一,汉魏洛阳城的南大门,客家人南迁的出发地。一馆,即客家之源纪念馆,总建筑面积3189平方米,主要功能为客家人寻根祭祖,展示客家文化等。一道,即大谷古道,中原汉人离开西晋京师洛阳城,南过洛水,出大谷关,所走古道。一台,即烽火台。洛阳是客家人首次南迁的出发地,古道、水系、关城等历史要素聚集于此,河洛文化、关隘文化、南迁文化等文化内涵丰富,大谷关客家小镇项目建成后对促进客家寻根拜祖和文化交流,提升城市文化形象有着重要意义
伊滨区寇店镇党委书记 白凯 :大谷关客家小镇全部建成后,对洛阳建设文化旅游强市,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和弘扬黄河文化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洛阳是十三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守着丰厚的“家底”,如何把使命扛得更牢?在新起点上推进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就要在讲好“黄河故事”、弘扬黄河文化上走在前。紧盯项目建设就是讲好黄河故事的重要抓手。今年,洛阳市围绕“黄河文化主地标城市、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东方博物馆之都、世界文化遗产创新发展、文旅融合”五大板块,谋划26项重点任务、60条具体措施、81个总投资530.65亿元的重点项目。在文化和旅游的水乳交融中,在项目建设的加快落地中,“古今辉映”正在加速照进现实。
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 章勇:狠抓项目建设“一以贯之”,建设河洛文化国际交流中心,建设华夏历史文化传承核心区、黄河文化精品旅游带,持续扩大“古今辉映、诗和远方”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影响力,打造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
《连云港新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