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淮海 看小康》宿迁:一碗面皮 小康路上的家乡味
身在异乡,最思念的是什么?那肯定少不了家乡的味道!在宿迁市泗洪县魏营镇,80后小伙石小亮自己摸索,将家乡的擀面皮搬进了工厂,并通过电商将家乡味道送到了全国各地,成功圆了自己的小康梦。
一大早,石小亮就在办公室里忙碌了起来。上海、浙江、广东各地的订单纷至沓来,而这些订单的背后大多是在外漂泊的苏北人。
泗洪县奇盛风味食品负责人 石小亮:在上海工作的时候,很想吃到家乡的擀面皮,去大街小巷找,却找不到我们家乡的味道。
在外漂泊了十多年的石小亮决定回乡发展,面对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擀面皮,他萌生了一个创业想法。
泗洪县奇盛风味食品负责人 石小亮:想能不能把家里有特色的产品,通过互联网可以让外地的宿迁家乡人可以品尝到我们家乡的味道。
说干就干,2014年,他靠着妻子从朋友那儿借来的3000块钱,把家乡的擀面皮推上了淘宝店铺。但是由于擀面皮是即食食品,远距离运输、储存和口味保持等都成了问题。为了让顾客吃得满意,石小亮开始琢磨自己加工制作面皮。他先后到郑州、徐州等地学习制作方法。虽然很艰难,但在政府的帮助下,他的公司很快就拿到了食品生产许可证,并入驻镇工业园区,还获免两年租金,2019年,以自己妻子名字命名的“周三嫂”商标成功获批。
石小亮妻子 周岩奇:从周三嫂这个品牌体现出我老公对我的感情,这个和我们当初创办面皮厂的理念也是吻合的,主要是想把我们家乡的味道、浓浓的故乡情,带给更多的宿迁人。
幸福日子一起过,大家共同奔小康。现在,越做越大的面皮厂,还吸纳了15名当地农民家门口就业,其中还有3名低收入农户。
村民 刘阳兰:一个月两千多块钱,离家近,方便。
泗洪县奇盛风味食品负责人 石小亮:幸福什么,对我来说的含义就是当地的老百姓在家里面农作之余,到我们这厂一起就业,在外地能吃到一份浓浓的家乡味道。
《连云港新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