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德照亮港城 寻访时代先锋》宋明译:逆行千里驰援湖北抗疫

2020-10-14 19:17:29

今天,连云港市道德风尚建设基金会与我台共同策划推出的《美德照亮港城 寻访时代先锋》专栏,让我们来认识一位90后小伙宋明译。今年1月底,他自告奋勇,和一位战友一起来到湖北省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做志愿者,负责物资搬运工作。他在武汉整整奋斗了57天。今年3月底,他被江苏省委宣传部授予江苏“最美抗疫先锋”称号。

宋明译来自我市赣榆区青口镇八总社区,是一名退役军人。春节前夕,当他从新闻上得知武汉疫情比较严重,而且因为缺乏人手,大量物资无法送到医院的情况后,他便萌生了到武汉做一名志愿者的念头。

宋明译:我和我朋友两个人就想,武汉封城了,那城里的老百姓,还有那些病人、医护人员怎么办?当时去武汉的一个最简单的想法,就是去做搬运工,为武汉做一点小小的事情。

1月29日,宋明译与战友开车近800多公里到达武汉,并在当地红十字会安排下,进入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做志愿者。他和其他志愿者一起,被分在医院的物资调配处,负责搬运物资。

宋明译志愿服务的地方是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这个医院是武汉市第一批收治确诊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也是重症医院。在医院里面,宋明译主要负责搬运物资。搬运地点的对面是医疗垃圾存放处,而在旁边是ICU通道,可以说是相当地危险,随时都会有被感染的风险。

虽然工作环境相当危险,但是宋明译压根就没有去考虑这些。装车、运送、卸车,宋明译每天搬运和装卸的物资多到无法计算。小到口罩、消毒水、防护服、牛奶、矿泉水、方便面,大到水质过滤仪、垃圾桶、低温冷藏柜和各种医疗器械,搬到腰疼、走到脚痛都是常有的事情。他手上的伤口,也磨破了一次又一次。这份志愿者工作他一干就是57天,每天几乎都要工作十二三个小时。

宋明译: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6、7个人抬那个人工肺的时候。人工肺有一吨重,然后叉车叉不进去。我们从车上抬下来,然后再一步一步地,慢慢把它抬到仓库。因为它太重了,而且不能有任何倾斜,我们只能咬牙坚持。手就受伤了。

据不完全统计,在武汉担任志愿者期间,宋明译个人搬运的物资就达到了100多吨。正是由于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这些物资才能够被及时分发到医护人员手中。当时的武汉是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城市,在那样的环境里工作,宋明译会从内心深处感到害怕吗?

宋明译:因为生死之交,你就会把医护人员和患者当成自己的血肉至亲。慢慢的,这种恐惧心理就会沉寂下去。换来的是什么,你需要更加努力,用更大的精力、体能或者说活力,来保障(物资供给)。

3月7号,湖北武汉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宋明译和其他志愿者也一起离开了协和医院,不过,他没有回到连云港,而是继续留在武汉,在社区里做志愿服务。他还联系了家乡连云港的爱心企业家,筹集到16万元的生活物资,捐赠给武汉。

宋明译:我发现社区由于长期封城,大家餐桌上都是很简单的菜啊,这些东西。我就跟青口镇政府,以及我几个朋友联系。就用了三天时间,他们募集到了海苔以及其他的生活物资,运往武汉。

3月底回连云港以后,宋明译被聘为赣榆区青口镇道德宣讲员。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影响更多的人,向市民们宣传文明的理念。他还先后参加了赣榆区政府组织的“烟头不落地”、交通义务执勤、慰问孤寡老人等公益活动。

宋明译还决定,从他的公司获得的收益中拿出一部分进行捐赠,用来帮助有需要的人。记者了解到,宋明译先后获评西藏军区某部队优秀士兵、集体三等功、江苏好人、连云港市“港城叶欣仁”、赣榆区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今年3月31号,江苏省委宣传部授予宋明译江苏“最美抗疫先锋”称号。宋明译说,今后他会继续做好志愿服务工作,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更多的人。

《连云港新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