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照亮港城 寻访时代先锋》任同昌:养路工里的“发明家”
冬天寒风吹,夏天太阳晒,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道路养护工人的真实写照。在东海县就有这样一名道路养护工人任同昌,他在平凡岗位上,通过自己的辛勤耕耘,创造出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今天,连云港市道德风尚建设基金会与我台共同策划推出的《美德照亮港城 寻访时代先锋》专栏,就让我们走近任同昌,一起去聆听他的故事。
记者在东海好人馆看到了正在做志愿服务的任同昌,虽然2017年就已经退休了,但退休后的他依然发挥着光和热。1982年,刚刚20岁出头的任同昌,以身为“省劳动模范”的养路工父亲任全树为榜样,当上了一名乡镇道路养护工。
任同昌:每天用皮耙子推,每天都要上千次,手每天都磨出很多小泡来。后来经济发展,沙土改成了沥青路,每天都是用洋镐子,刨坑塘,人工操作比较累。
风里来雨里去,手上的老茧磨掉了一层又一层。工作35年来,任同昌用坏了300多把扫帚,200多把铁锹,养护道路里程达到20多万公里,而他所负责的40多公里的沙石路在全县四大片区里,年年被授予“免检”牌。
东海道路维修队同事 王佃生:2.15生病时间他都带病上班,有一次他正在挂水,水没挂完就跑路上了。他不怕辛苦,天一亮就起来了,起来后把养路工人的工具都弄板正的,再去喊别人上工,上班前已经干了一两个小时。
“干活儿不能死干,得找方法”,踏实工作,认真负责对于任同昌来说是习惯,但是为了减轻一线养护工人的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他也逐渐萌生了想要改善现有工作机械的想法。2006年,只有高中学历的任同昌,通过自主学习机械工程,在不断摸索和尝试下,发明了多个用废旧材料改装成的养路、护路新机械。
任同昌:这个是撒料机、这个是灌缝机、这边是导热油锅,特别是移动式沥青炒盘,使用最为广泛,对我们小修小补起到很大的作用,一个是可以及时修补路面坑塘,提高工作效率。另一个带沥青加热槽,使用特别方便,特别实用。
这些机械具有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移动方便等优点,每年为单位节省了大量的资金。后来,任同昌又改造研制出大小20多个公路养护机械和施工工具,这些“新发明”操作起来简单、轻巧、耐用、省时、省力,很受养护工友们的喜爱。
东海道路维修队同事 王佃生:就用小车简单推推,还又省料还又省钱,又工,就这一项每年为养路工减轻不少精力。
凭借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的精神,任同昌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最美养路工”、“江苏好人”等多项荣誉。
而如今,尽管任师傅已退休在家,可他依旧清闲不下来。近几年,我市开展文明城市建设,任师傅主动加入志愿者行列,奉献自己的一份力一份热。特别在疫情防控期间,他担任了县区疫情宣传工作,并为温泉镇羽阳村卡点捐款1000元。
任同昌告诉记者,他获得了多项荣誉,就要负起这些荣誉的责任和使命。虽然他现在已经退休了,但是他会继续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连云港新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