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追寻百年红色足迹》一张饱经沧桑的委任状
今天的《百人追寻百年红色足迹》栏目“红色文物”篇为您播出一张饱经沧桑的委任状。
这是一份草纸油印文件,制作于20世纪30年代。文件的表面已经破损得非常严重,但写在上面的钢笔字迹却依然清晰可辨。“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游击支队第三团团部委任状,兹委任张正弢为本团第一营第六连政治指导员,团长汤曙红,政治委员周瑞迎,中华民国二十八年”。
市革命纪念馆馆长 白植明:我们是2004年,到捐赠人的家里,收到的这件文物。当时我们纪念馆的工作人员看到这件委任状的时候,眼前一亮,真的是眼前一亮。因为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反映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三团活动的文物,这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件反映陇海南进支队三团的文物。
第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游击支队第三团,究竟是怎样一支队伍?委任状上的这位主人公张正弢,又是谁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开启了这一次的红色足迹探寻之旅。
他叫张明志,是委任状的捐赠人,也是委任状的主人公张正弢的侄儿。从老人这里得知,张正弢早在1939年的9月,就已经被杀害了,去世时年仅20岁。而回忆起叔叔被杀害的那天晚上,85岁的张明志,至今都无法释怀。
张正弢侄儿 张明志:那社会乱得很啊,乱世啊,当时怎么杀害呢,国民党地主武装把我们家就包围起来了,叫他枪交出来,投降的意思,那就交啦?不交就采取硬的了,他短枪,人家外面长枪,百十口人,最后我父亲负伤以后,他也不知道负没负伤,最后没有办法,回到堂屋里去,被火烧死了,屋烧了,屋整个烧了。
张正弢,灌云县陡沟人,出生在一户没落的地主家庭。青年时就读于江苏省立东海师范学校,也是从这里,张正弢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张正弢侄儿 张明志:他就在海州师范里面(上学),学生(参加革命)不是他一人,很多人,有奔赴延安的,那会提出救亡,他参加共产党,据说是他15岁考上海州师范,16岁可能就参加共产党。我祖母和我祖父不同意,说家里头等于有吃有穿有用,你干什么穿破衣服,别手枪一天到晚到处开会,等于不学好一样,参加共产党干什么啊,他哪里听这些人话啊。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春天,日本侵略军为了打通陇海铁路线,占领徐州,开始对连云港地区进行狂轰滥炸。为了保卫自己的家乡,无数连云港热血青年同仇敌忾,纷纷加入到保家卫国的革命队伍中来。
中共连云港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党史编研处原处长 时明安:特别在1938年夏天以后,到处都在成立抗日自卫队,汤沟是东海、灌云、沭阳三个县交界的地方,这个集镇商埠比较繁荣,是一个边区集中的集镇,汤曙红当时是汤沟小学的校长,他就把一些知识青年,集中到一起,进行学习,进行时政学习。然后就团结了很多青年,在这个基础上,组建了汤沟乡民众抗日自卫队。这个自卫队的人很多啊,最后也是上千人。到1939年2月,中共山东分局派张克辛,担任海属中心县委书记,当时海属的概念,实际就是现在连云港地区,到这边来上任以后啊,当时就交代他,说那边有汤曙红组织的抗日自卫队,人很多,说你看时机成熟,就把他们改编为八路军,后来这样到(1939年)4月份,中共山东分局和苏皖特委就下了命令,把东灌沭边区游击总指挥部改为八路军陇海南进游击支队第三团,就这样,4月10号,在汤沟就开了大会,宣布三团成立。所以八路军三团是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装。
第三团成立以后,一面加强自身建设,一面深入发动群众,寻机打击日军。1939年6月,三团以船装柴草,火烧义泽河桥,切断了日军的交通线。1939年7月,三团指战员在盐河和涵养河交界处五里槐伏击日军汽艇,毙伤日军数人,缴获步枪10余支,在打击日军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这期间,张正弢被委任为三团连政治指导员。
中共连云港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党史编研处原处长 时明安:三团营以下干部都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张正弢之所以能够被选上连指导员,说明他在抗日战争初期建立抗日自卫队,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组建抗日自卫队这个当中,他是做了很大贡献,而且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应该说他肯定是一个抗日自卫队,因为抗日自卫队非常多啊,是某一支抗日自卫队的领头人,然后在率领这支队伍进入三团以后,才能够被选为指导员。所以应该说他是一位很有贡献的抗日老战士吧。
上音乐
100年栉风沐雨,100年艰辛跋涉,如今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仅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民族的独立,亿万中国人民更是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这也是无数像张正弢一样默默无闻、不求回报的革命烈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
记者:你为什么一直保存着(委任状)?
张正弢侄儿 张明志:因为他没有后代,生前说过的,就说我给他就行了,他不结婚,就留我作后代就行了,我就有这责任,这东西一直在我跟前,我每年清明回家上坟,都说,我已经对得起他了。
市革命纪念馆馆长 白植明:纪念馆对这件文物非常重视,我们特别制作了恒温恒湿的柜子,把它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张正弢,了解这位默默无闻的民族英雄,也了解他背后的那段红色历史。
中共连云港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党史编研处原处长 时明安:这些战士当时参加三团,为的什么,跟着共产党打鬼子,这个信念非常坚定,在战场上头,能够出生入死,枪林弹雨,不怕流血牺牲,坚决地跟着共产党干,他们当时精神的闪光点就在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