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创新型城市 推进高质量发展》狠抓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构筑推动全市发展有力支撑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首战之年,做好创新和经济工作至关重要。日前召开的全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目标明确,我市各县区板块纷纷表示,要把县域经济发展作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狠抓推进、务求实效,确保“十四五”期间取得显著成效。
营商环境是地区市场发育程度、政府管理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综合反映。东海县将按照大会精神,在获评中国创新百强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的基础上,强化创新平台支撑作用和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把了解企业需求,作为工作的第一环节和重要“指南针”,响鼓重锤、久久为功,全力创造更好营商生态。
“狠抓园区建设、产业链培育、项目招商,全年招引过亿元项目达100个,全年工业投入过120亿元,牢固树立项目落地多、落地快,就是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彻底解放思想,勇于自我革命,提升服务效率,全力把营商环境的短板补齐。”东海县委书记宋波说。
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大会明确,各县区板块要更大力度对接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扩建企业联合创新中心,立足特色优势,积极构建“地标产业+产业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企业和高端研发机构”的创新体系。海州区将更加自觉扛起全市科技创新主阵地担当,持续深化国家高新区和省创新型试点区建设,加快积蓄跨越赶超的创新驱动力。
“以高新区向南拓展为牵引,持续壮大医药健康、智能制造、多式联运、高新农业等产业,布局以微软中国、网易产业研究中心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挖掘培育力磁医疗等潜力型中小企业,五年内国家高企、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突破200家和1000家。”海州区委书记 高新区党工委书记 朱兴波 说。
大会提出,要把增速高于周边作为县域发展的基本要求,条件较好的县区,要以稳定跻身全国百强县区为目标,构建富有活力的县域经济格局。站在搏击“三新一高”产业爆发式增长的时代风口,开发区作为全市改革开放的主窗口、项目建设的主战场、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将紧盯“国家级开发区20强”奋斗目标,主攻大产业、创新大突破,聚力谋划布局最优产业板块,全力打造要素最强发展高地。
“突出恒瑞、豪森、天晴、康缘四大药企,包括我们刚刚上市的诺泰、德源药企以及主要的医药企业,争取在五年内,我们医药产业能够突破1000亿元。依托中复神鹰、依托奥神新材料等一些重点骨干企业,打造新材料产业,还要打造我们的新材料港,争取新材料产业的销售额也要突破200亿元以上。”市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党工委副书记孙爱华 说。
《连云港新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