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海州湾 逐梦新港城“疫”线风采》彭献镇:发挥专业特长的战“疫”一线“侦察兵”
3月5日 港城疫情突发,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的彭献镇老师作为公共卫生领域专家,积极响应和一线抗疫人员在流调溯源、科学研判和早期疫情防控中勇挑重担,成为新冠肺炎疫情抗击一线的“侦察兵”。
疫情突发,作为具有预防医学基础(专业)背景的教师,彭献镇第一时间响应,加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流调溯源中心信息组,从3月7日至3月26日,连续奋战20天。
南京医科大康达学院公共卫生学部流行病与医学统计学教研室副主任 彭献镇:在防控办主要是负责数据的核查处理以及分析,在工作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难处,但是有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呢也都一一的解决了。
在防控办,彭献镇主要工作是负责每天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的整理与分析,由于前端数据很晚才能拿到,他经常连夜工作,多次24小时无休连轴转。由于高负荷连续熬夜,彭献镇的作息出现颠倒,往往在休息的时候却无法入眠,甚至睡觉做梦都在思考流调工作。
与病毒赛跑最重要的是时间,彭献镇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用R语言软件开发出了一套数据文件的批量处理软件,解决了手动处理数据的耗时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彭献镇:就研发了一个代码,可以快速地在数据库里面对我们的所有人员进行一一比对,在几分钟就将人给找出来了。
彭献镇在防控办投身流调溯源,他的学生们在学校里也参与到全市疫情防控的流调工作,老师和学生,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实现了“胜利会师”。
康达学院2019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 王思颖:虽然和老师们的战场不同,但是我们的都在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守护好港城的生命线,从他们的身上我们学习到了,专业知识在未来岗位守护一方健康的重要性,更学习到了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的公卫精神。
记者从康达学院了解到,为响应连云港市新冠肺炎应急处置指挥部号召,2022年新冠疫情期间,学院成立了“流调溯源组康达学院工作站”,200余名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经培训后化身“侦察兵”,全力以赴投入本次疫情“次密接”人群流调追踪工作,3月8日3月24日,接受8418人次密接排查任务,完成上报排查次密接13292人次,新发现密接47人。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王磊:我们还有众多师生校友,坚守在全市乃至全国疫情防控岗位上,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现青年人担当和奉献。
彭献镇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公共卫生人,能参与到流调工作,到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争做“逆行者”,他责无旁贷。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