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底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生产总体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2022-06-12 18:11:52

面对疫情带来的影响,我市全力推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项目建设等各项工作,工业经济总体平稳、趋势向好。据市工信部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多措并举之下,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已在5月底总体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最近,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连云港远洋流体装卸设备有限公司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新产品的“智能化流体装卸臂”正式下线,技术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项产品通过视觉识别、激光引导、5G传输和北斗定位,以及公司自主开发的“输油臂智能柔性对接”这一核心关键自有技术,实现了装卸设备的自主学习、智能避障、健康诊断和自动对接,重新定义了码头流体装卸的作业流程。疫情发生以来,企业积极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攻克核心技术争取客户订单,另一方面,工信、科技等部门通过搭建专精特新企业投贷联动平台、企业研发“深耕辅导”行动,营造更优科技创新生态。

连云港远洋流体装卸设备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王为周 :工信厅对我们新产品做了鉴定,鉴定的技术是“国际领先”,北斗定位实现高精度定位,这项技术是首次使用,而且我们通过自己的算法优化已经能实现预期的设计目标,整个这项技术在国内外还没有。

当前,我市统筹落实国家、省助企纾困帮扶系列政策,积极出台具有针对性的“助企纾困”举措,组建服务保障工作专班,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推动减税降费、金融信贷、稳岗扩岗等政策措施落地落实,用政策“组合拳”为企业“输气补血”。5月底,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平均生产负荷率111.4%,比4月底提高10.1个百分点;用电量3402.4万千瓦时,环比增长9.3%,同比增长10.8%,总体上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市中小企业发展中心副主任 张源 :强化资金保障,针对专精特新企业设立金融服务专员,开展供需对接、融资会诊帮扶等活动,今年以来为20家企业提供解决资金需求2.2亿元,帮助4家企业在疫情期间容缺办理应急转贷资金。

随着疫情形势逐步好转,全市各地“专场服务”不断为企业纾困,助力行业复苏。“智改数转”专家咨询诊断服务,重点将推动一批智改数转项目,指导化工、装备等重点行业开展数字化改造;“服务企业乡镇行”等活动通过成立工作专班,“一企一策”协调解决问题,助力企业满工满产;“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则将时间拉长至6月中旬,部分活动更将持续全年,全方位宣贯助企纾困政策措施,做到规上规下企业全覆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