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强市,连云港做了这些

2022-10-16 09:14:43


文化

蕴藏着城市发展的独特动能

连云港

山海风光得天独厚

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这里的一砖一瓦皆寓底蕴

一草一木都有故事

......


图片




为充分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连云港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特别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连云港“后发先至”和“打造标杆示范”的重要指示精神,扛起“三大光荣使命”,高水平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取得的辉煌成就,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连云港召开“奋进新港城 建功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图片


10月12日,“奋进新港城 建功新时代”系列主题发布会“文化强市”专场召开,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连云港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文化强市建设成果的相关内容。



我市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带动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凡学习必学新思想”。市委中心组“四定”学习法获评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市级以上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先进单位(先进集体、示范点)280个。


图片


我市构建“1+9+N”理论宣讲体系,建成106人的全市理论宣讲人才库,举办理论宣讲和优秀剧目“六进”等活动,围绕各类重大主题组织开展宣讲3.2万余场次, “理论沙龙”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港城”品牌,获评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连云港港、灌云县东王集乡韩圩村获评全省首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习实践基地。赣榆“乡‘理’乡亲”基层理论宣讲团获评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图片

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和“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市社科联发起并成立全国“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智库联盟,评选表彰首届十大社科名家,累计立项1028项,获省级以上社科基金项目立项95项。市社科院连续多年获评“全国优秀城市社科院”荣誉称号,主持完成“书记省长圈定课题”等省级课题30余项,获省领导批示10余项。东海县获批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首批实践调研基地。


图片


图片

我市聚焦改革开放4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一带一路”强支点建设等重大主题和重要活动,开设多个专题专栏、推出重点报道、组织系列评论,全方位、全景式展示港城发展辉煌成就。


图片


我市组建了报社全媒体指挥中心、全媒体采访中心和新媒体中心,创设广电融媒体中心,荣获全国地方融媒体客户端传播力十强、全国政务新媒体(发布)最具影响力品牌50强等荣誉。“融媒智慧平台”与“高清协同制作电视转播平台”入选国家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发展项目库。4家县级融媒体中心全部挂牌运营。


同时,我市还创新了“149”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加强网络主题宣传,“乡村小乔”等3个项目入选年度全国“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微电影《看海》荣获全省改革开放40周年网络微视频大赛暨第六届江苏省网络短片大赛第一名。“三年匠心”打造网络春晚,“五年接续”打磨“连e公益”品牌,“十年磨剑”创新互联网行业党建工作。2018年市委网信办被中宣部等十部委表彰为“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先进单位”。


图片

图片

我市已建成1个市级“文化+”融合发展服务平台和3个县(区)级服务平台。创新推出“贴息券”“打样券”“服务券”,共为近200家文化企业提供“连文贷”贴息贷款2亿余元。


我市积极举办“创意连云港”文创大赛、西游文化嘉年华、文化会客厅等特色文化品牌活动,文创产品获得2018年度省“紫金奖”金奖第一名、2019年度中国特色旅游商品金奖等。新增文化产业统计营收近300亿元,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图片


十年来,我市累计实施重点文旅重点项目500余个,完成投资超800亿元,灌云伊甸园景区、东海水晶城等项目入选国家优选旅游项目。丰富“连云港之夜”内容,打造“连云港礼物”“连云港味道”等文创、美食系列产品,“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加快迈进。


图片

“连云港礼物”旅游文创开发展销平台培育项目


图片

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两个纲要”落地落实,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王继才获评“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先后推出全国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全国重大典型10余人(组),江苏时代楷模3个,江苏最美人物34个,省级以上道德模范及提名奖30人,中国好人118人、江苏好人226人,入选数省内领先。“一群好人·满城春风”城市品牌获2020年度全省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

图片


牢记为民创建的初心使命,成功推动我市2020年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在2021年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中,我市以全国第三、全省第一的成绩,受到中央文明办通报表扬。


图片


目前,我市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7个、文明实践所90个、文明实践站1695个,覆盖率100%。6326个志愿服务组织、158万余名志愿者活跃在基层一线。获评全国、全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2个、66个。



图片

全市文艺创作呈现出枝繁叶茂、百花争艳的喜人局面。我市打造了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的文艺佳作。吕剧《英雄之铭》、纪录片《家·岛·国》、广播剧《逐梦东方大港》等多件作品获省“五个一工程”奖。电影《水晶女孩》获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荣誉奖;《幸福的小满》在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展映;舞蹈《二妮》获得全国舞蹈最高奖荷花奖十佳作品。


图片

我市还积极推出了一批有口碑、有声势的展演活动。原创大型组歌《中国梦·丝路情》在北京首演,举办“永远跟党走”“文化进万家”“到人民中去”等文艺惠民活动数百场,举办“丹青连云”“同绘中国梦”专题音乐会等60余场文艺交流活动,深受群众好评。

我市出台《“花果山文化奖”评奖办法》、《重大文艺成果奖励办法》等系列文件,持续加强文艺人才培育,成功组织9届市重点文艺创作项目评选,逐步形成了“资源共享、联合协作、借力发展”的文艺生产新方式。

图片

《寻找花果山》文旅融合巡演项目



图片

目前,我市已先后建成市图书馆新馆等一批公共文化场馆,全面提升10家市县(区)文化馆、图书馆功能,打造CATC市民文艺中心、图书馆分馆、城市书房、小镇书房等一批全新的市民文化生活新空间,市“六馆一中心”、县“三馆”、区“两馆”全面达标,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3880.31平方米。举办“花果山读书节”“农民读书节”,培育“耕读传家”“彩虹岛”等一批省级十佳阅读组织和项目,居民综合阅读率实现持续攀升。


图片


当前,我市已基本形成城市“10分钟文化圈”“15分钟非遗展示圈”“十里文化圈”,定期举办广场文化活动、社区艺术节、农民艺术节、非遗展演等文化活动,年均组织开展惠民展演展览展映活动2万余场次、送戏下乡1200余场次,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便捷性、舒适性和体验感。全市有线电视村村通、户户通比例达到99.6%,向2.6万户农村低保户给予收视维护费补贴。


图片

年均开展送电影下乡16000场,新建10家乡镇影院,乡镇影院覆盖率从6.6%提升至21.67%。2016-2022年,海州区大学生村官“流动红”放映队、灌云幸福蓝海影城分别获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图片

围绕“大圣故里 西游胜境—神奇浪漫之都连云港”城市形象定位,连年举办连云港之夏旅游节、西游记文化节、丝路音乐节等独具特色的活动,组织“连云港·花果山号”高铁冠名宣传和“连云港号”航空西游文化城市宣传,再现西游记这一经典IP。


图片


先后在10余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20余个城市举办《丝路回响》《苏韵流芳》《丝竹华韵》等特色音乐会。2022年创排“春满人间”新春音乐会入选国家“欢乐春节”全球联动品牌项目,观众达395万人次,展播率在全国对外文化交流春节展播档中排名第一。


图片


打造中国(连云港)与中亚五国“丝路迎新年”晚会工作品牌。设立“大圣故里—连云港”海媒账号,传播我市人文、社会、美食、旅游、非遗等话题,Twitter和Facebook平台超过10万人关注。持续办好《国际日报》“连云港之窗”版面,启动“云连五洲”海外传播基地项目建设。我市获评新华社2021年“中国城市国际传播特色案例”。



发布会详细内容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


图片



来源:连云港发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