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保障助力生态养牛数智化 养出村民“牛”日子
近年来,我市在布局农业产业发展时,瞄准工厂化农业,通过科学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工厂化生产,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大量丰富优质的农产品,也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带动农民致富、乡村振兴,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在灌南县绿缘牧场的厂房内,一头头奶牛井然有序地走上一座硕大的转盘,“自觉”找到自己的位置,安静地接受自动化挤奶。当挤奶设备根据牛奶流速等情况判断挤奶完成后,挤奶器会自动脱落,全程不接触员工和外界。随后,奶牛在转盘出口处缓缓走下转盘、回到圈舍。除了智能化挤奶设备,牧场引进了智能化饲喂系统等,进而达到全流程自动化。
绿缘牧场有限公司生产厂长 陆庆杰 :目前我们日产奶量高达100吨以上。我们牧场主要是全流程自动化的,设备在不间断运转。主要设备像转盘式挤奶机和冷藏式储奶罐对电力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
该农场将农作物秸秆用于奶牛养殖,奶牛粪便送往沼气站用于沼气生产,形成了粮食种植、秸秆回收、青贮饲料、奶牛养殖、和沼气利用的循环农业体系。据了解,奶牛养殖需要牛舍一年四季保持恒定的温湿度由于季节温度不同,辅助调控设备的用电负荷差异大,容易导致电压波动 ,影响牧场主设备运行。
灌南县百禄供电所党支部书记 嵇凯:为确保养牛场供电可靠,我们每年春秋都要进行一次增降压,期间需要关停变压器。我们专门为牧场安装了三台专用变压器,确保增降压期间养牛场用电充足稳定。
近年来,我市各地还通过引导当地农民发展智慧型特色化养殖产业,牧场吸引了不少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就业,现有工人一半以上都是当地村民 。
绿缘牧场有限公司机修工 高秀兵:我是从苏南打工回来的,我和老婆现在都在这个工厂上班,我主要负责机械维修这一块,一个月也能挣个6000多块钱,比之前好多了。
来源:连云港新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