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法庭”让司法服务“零距离”
将法庭搬到社区、村居、田间地头的家门口法庭工作模式,是我市法院重点打造的民生工程。这种灵活的变通方法让司法更贴近群众,也深受老百姓的好评。日前,海州区人民法院专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这一年来我市“家门口法庭”创建工作情况。
日前,程某等117名农民工为某公司进行蔬菜种植采摘等农业生产活动。活干完了工钱却迟迟拿不到。2021年6月,程女士等117人向“家门口法庭”板浦人民法庭进行了起诉。最终,法院依法作出判决,被告连云港某公司及合伙人赵某某给付原告程某等117民农民工劳务费17万余元。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海州区人民法院板浦人民法庭积极推行“家门口法庭”这一司法为民工作机制,将“法庭”搬到老百姓“家门口”,让司法更贴近群众,极大方便了老百姓就近诉讼。
海州区人民法院板浦人民法庭庭长周永 :板浦法庭在新坝、锦屏、宁海设立巡回审判点,审理当地典型案件,对基层关心的婚姻家事、赡养老人、劳动报酬追偿等案件进行深入一线开庭审理,实现带案带法进村入户,面对面以案释法,达到“审理一个案件、宣传一部法律、教育一片公民”的普法效果。
今年以来,板浦法庭收案872件,同比增加35.19%,因为辖区扩大,收案量比去年大幅度增加。但是,调撤率与去年持平,一审服判息诉率同比增加5.61%。“家门口”调解工作站全年共委托调解480件,成功调解243件。
海州区人民法院板浦人民法庭庭长周永 :下一步,海州区人民法院板浦人民法庭将继续坚持赓续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将多元解纷、诉讼服务、诉源治理等工作融入党建工作,依托“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提升便民诉讼质效,促进纠纷早化解、快化解,减轻人民群众诉累,走出诉源治理新路子,努力从源头上化解纠纷。
《连云港新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