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填埋场一线 保障环境安全
在咱们市民享受春节假期的时候,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保障港城环境安全。
早上9点,在钓鱼山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区,杨锦春正冒着刺骨的寒风进行巡检工作并记录相关数据。作为项目负责人,他需要对整个场内的设施设备、绿化苗木等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常年和“脏、臭”为伴。因为垃圾在填埋堆放过程中会产生沼气,为了将产生的沼气及时安全排出,在垃圾作业面上设置了21处沼气排放点。巡检一圈,至少要1个半小时,步行大约5公里的路,每年仅徒步巡检就超过1800多公里。
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副处长杨锦春:我每天都要借助手持监测仪,对管道的气密性和燃烧以后排放气体进行监测,及时发现管道的故障,还有我们及时聘请第三方,也会定期对所有排放尾气的一个达标性进行一个监测。这样做到有害气体达标排放,防止环境空气的污染事故的发生。
虽是在冬季,但填埋场内,道路平坦、干净整洁,站在高处俯视,271.2亩的填埋库区被绿植覆盖,犹如一大片草地,不远处则是高楼林立的居民区。杨锦春告诉记者,以前垃圾填埋场有异味,现在垃圾场种了树木并覆盖植被,变身生态绿地,通过绿化的隔离、过滤、净化作用,降低填埋场对环境的污染。从最开始的技术人员到现在的监管员,角色的转变,让杨锦春感觉到,专业技术愈发重要,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很难完成好监管任务,因而他更加积极投入专业知识学习中。
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副处长杨锦春:填埋场垃圾渗滤液是一种高浓度的有机物废水,我们通过先进的环保设备和工艺,使污水能够达到填埋场污染排放二级标准。
杨锦春告诉记者,封场后,填埋的垃圾无时无刻都在产生沼气,他们必须准确记录下沼气浓度的可靠数据,提供预警,为了维护封场后的填埋场安全运行,春节期间,他仍然需要坚守岗位。
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副处长杨锦春:春节期间,我们跟亲人的团聚时间变少了,但是为了全体市民有良好的一个生活环境,我们认为做的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连云港新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