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一线去 到基层去 到群众中去》闲置校舍变身富民厂房 基层群众得实惠

2023-02-14 17:40:37

做好群众就业增收文章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灌南县新安镇公兴村立足村情,积极转变工作思路,盘活闲置资源,引商入村上项目,过去闲置的校舍如今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场所。今天的《到一线去 到基层去 到群众中去》专栏让我们看一看新安镇公兴村如何走出强村富民新路径。


早上7点30分,新安镇公兴村50多岁的村民谷秀来到厂里上班。她在东弘服饰有限公司做保洁员,每月工资接近3000元。谷秀一边忙着打扫卫生,一边告诉记者,过去她除了种植几亩土地,农闲时也没有事做。村里引进服装厂后,吸纳当地众多村民前来就业。


新安镇公兴村村民 谷秀:我家离这边很近,有五六分钟就到了,我们早上7点半到这边上班,晚上6点半下班,中午厂里供一顿饭,挺好的。


和谷秀同在一起上班的杨其梅老人今年已经68岁,主要负责给每件服装称丝棉,工作强度不高,一个月下来,每个月也能有2600元的收入。杨其梅老人告诉记者,她做梦也没想到这么大年纪在家门口就能到厂里上班。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喜悦的笑容洋溢在杨其梅老人脸上。


新安镇公兴村村民 杨其梅: 过去没有地方打工,因为年龄大了,每天80元,像我们这么大年龄上哪里挣80元,我们感到非常满意。


新安镇公兴村现有4000多人口,20多户低收入户,村民增收渠道少。公兴村原村小因教育资源整合早已废弃,且有安全隐患,属于村集体资产,去年通过拆除新建厂房,引进东弘服饰服装厂,不仅提高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带动了村民就业增收。


新安镇公兴村党总支书记 张飞: 近年来,我们公兴村把增强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增收为重点工作,积极争取资金,投入400多万元盘活闲置校舍,新建33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带动村民200多人,每年还为村集体增收30多万元。


灌南县新安镇公兴村的做法有效激活了闲置的集体资产,通过引进产业,带动就业,让集体和广大村民可以共同分享盘活之后的成果。发展有了抓手,增收有了依托,也让村民收获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连云港新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