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水西调”解沭南灌区之渴
从市水利部门了解到,近日引淮入石泵站再次开机翻水,有效缓解东海县沭南灌区水稻拔节孕穗期用水需求,这也是房山翻水站建站45年来首次“东水西调”翻水抗旱,不仅充分利用了雨洪和回归水资源,也极大地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今年8月以来我市平均降水量80.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31.5%。为保障东海县、赣榆区两地水稻灌溉用水,确保秋粮稳产增产,8月以来石梁河水库向两地累计放水4600万立方米,目前仍在以50多立方米每秒的放水流量继续向东海县沭南灌区供水。
东海县驼峰乡前坞墩村村民王战成告诉记者,水稻正在拔节抽穗期间,急需灌溉,正好范埠闸能及时抬高水位,让用水最困难的地方得到灌溉,旱情得到缓解。
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一段时间我市降雨偏少,加之上游基本无来水及灌溉水源的不断消耗,我市用水形势将愈加紧张。东海县引淮入石房山电力翻水站站长任加胜介绍,8月21日上午,接到市水利局调度指令,房山站于当天上午11时10分陆续开启5台机组,以每秒25立方米流量调水,本次调水充分利用本地雨洪资源,通过沐新河调引马河、啬薇河水进入石安河,可以直接灌溉东海沭南灌区40多万亩农田。
针对当前的气候状况和本地河库蓄水情况,市水利部门全力做好抗大旱、抗长旱的各项准备,创新思路,优化水情调度方案,突破平时依靠江淮水源“南水北调”、“西水东调”模式,增加新的调水渠道。市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调度指挥中心技术人员赵士豪介绍,充分利用本地雨洪资源,向省水利厅申请启动引淮入石泵站,“东水西调”抽取本地蔷薇河水入石安河补充东海县沭南灌区灌溉用水,节约石梁河水库水量,为下一步抗旱工作奠定基础。
编辑丨陈思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融媒体新闻中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