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2021-2035年)》获批
近日,《连云港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2021-2035年)》获批,明确了生态保护修复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旨在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推动美丽连云港建设,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新进步提供有力保障。
规划范围涵盖了连云港市陆域和海洋国土空间,总面积15142平方千米,其中,陆域国土面积7626平方千米,海洋国土面积7516平方千米。根据《规划》,我市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提出构建“一蓝三屏 七廊多点”生态安全格局,其中“一蓝”是指连云港海域,“三屏”为中部云台山系生态屏障、西部山地丘陵和东部海岸带生态屏障,“七廊”包括龙王河、青口河等7条重要河流生态廊道,“多点”为市内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生态节点。通过确定全市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生态修复格局,明确生态保护修复重点任务,划定重点区域、布局重大工程,系统实施自然生态保护修复,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筑牢“美丽连云港”生态绿色屏障,创造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相适应的生态环境。同时,将持续深化城乡环境整治提升,统筹美丽宜居城市建设和城市更新行动,持续推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建设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彰显现代港城海洋风貌,发挥“山海相拥、港城相融”禀赋,突出海洋特色,为建设“空间美、生态美、城市美、乡村美、人文美”的美丽连云港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记者:曹云飞
初审:潘继升
复审:王立先
终审:徐磊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