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守护历史文物 传承城市文脉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物依法保护水平显著提升,文物保护利用传承体系基本形成,文物领域社会参与活力不断焕发。
现藏于市博物馆的清嘉庆紫铜琉球炉、西汉彩绘漆木尺、西汉长寿绣丝衾、西汉神龟占木牍等,均为国家一级文物。目前,在可移动文物方面,我市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共有10座,馆藏文物20000多件(套)。在不可移动文物方面,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32处,市县(区)级147处,涵盖了古墓葬、古遗址、碑刻造像、古建筑、近现代建筑等类型。
围绕“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主题主线,近年来,全市文博条线坚守文物保护的红线底线,统筹推进文物保护传承和管理利用。实施郁林观石刻群等重点文物保护项目10多个,一批文物得到有效保护,藤花落遗址、桃花涧遗址先后入选江苏省大遗址名录。抢救性发掘张庄古墓葬群,发现多种类型墓葬近200座,清理墓葬76座,出土文物540多件。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近80%的文保单位面向游客开放,进一步提升了景区的文化内涵,也提高了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
2018年,我市提出了“2020年申报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2022年冲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紧跟海丝申遗步伐,成为海丝申遗城市联盟的一员,孔望山摩崖石刻群入选海丝申遗预备名单。
《港城36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