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故事)王善文:老科研人的“家风传承”
国家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科技创新的背后又聚集着千千万万科研人的勤劳与智慧。今天的《家国故事》就带您走进一位科研人的家庭,去感受一下老一代科研人对科学的热爱和钻研好学的精神。
王善文是南京人,现在跟着儿子一起定居在咱们港城。刚到王善文的家里,他便拉着记者滔滔不绝讲起他们过去艰苦奋斗搞科研的故事。王善文告诉记者,他的单位虹光电子管厂位于甘肃平凉,主要研究生产军工设备。过去他们的技术几乎全靠仿制他国的产品,想要创新和发展就需要自己不断去摸索、钻研。那时候条件艰苦,很多产品都是王善文带头,和同事们一笔一划、一尺一稿研究出来的。
在不断的学习和钻研下,王善文他们老一代科研人自主研发的产品为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王善文还获得过张爱萍将军题词的“一星高挂,万里传声”奖旗。受到父亲的影响,王善文的女儿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考入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成为了国家教授级别的研究员,现在也致力于国防科技研究;而王善文一手带大的孙子,现在是南京工业大学的学生,将来也有望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的工作。王善文希望,好学和钻研的的精神能在年轻一代继续传承下去,为国防建设做贡献。
现在,82岁的王善文还保持着科研人好学的习惯,虽然他不做科研,但是一有空还会读读报、翻翻书,了解最新的科技发展情况。在参加社区党员活动的时候,还能和年轻人谈古论今,思想和理念一点也不落伍。
王善文说,要想社会进步就需要大家不断学习,他要活到老学到老。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王善文大爷便学习民族乐器古筝,弹奏红歌,表达对祖国热爱之情。看着他一拨一弹的样子,谁能想到,这是一位80多岁老人学习不到3个月的成果。
《港城36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