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找身边的港城工匠)24年加班48000多小时 谢大春用心“读懂”石英

2019-11-06 16:57:47

石英是大自然的产物,在工业中用途非常广泛。在咱们港城有这样一个人,他试图通过工艺技术去“解读”石英的奥秘。今天《寻找身边的港城工匠》专栏,让我们认识一位国内石英深加工行业的“创新引领者”谢大春。

今年57岁的谢大春,是江苏鑫亿鼎石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监。9月26号上午,他像往常一样,穿梭于各个车间,仔细检查每一根石英管的质量是否过关。

事实上,谢大春并不是科班出身,而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民。1982年,20岁的谢大春高考失利,回家务农。1995年3月,谢大春进入一家生产石英制品的乡镇企业,负责机电设备安装工作。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刻苦钻研,仅用一年时间,谢大春就掌握了企业全套设备的工作原理,成为电机班的班长。

凭借丰富的科技研发能力,谢大春很快就在水晶之都闯出了名堂。2004年,谢大春到圣达石英公司任职,成功研制出直径150毫米的石英玻璃棒,经专家评审鉴定,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一次,中科院半导体所实验室主任陈诺夫教授找到谢大春,请他协助研制用于卫星发射试验的一种玻璃器皿。谢大春拿到图纸后,首先从石英管原料抓起,严把第一关,然后调整石英砂原料生产工艺流程,并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经过多次试验,终于研究生产出了合格产品。进入江苏鑫亿鼎石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领导层以后,谢大春依然没有停止创新的步伐,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港城奇迹。

20多年来,谢大春累计加班48000多小时,先后研制成功多项高效节能降耗、绿色环保型机电设备,为公司节约资金近5000万元。他研发的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半导体、电工电子、太阳能等高新技术领域,拥有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36项,10余次获评国家和省市科技创新成果奖及科学技术奖,填补了国内甚至国际上的空白。

这些年来,谢大春先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农民工”、“江苏省科技创新优秀人才”等近50项荣誉称号,被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全国理事会聘为技术专家。


《港城36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