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会买到“便宜”吗?网络购物陷阱需提防
相信不少电视机前的小伙伴都会在“双十一”当天血拼一把。是啊,谁不喜欢物美价廉的东西,不过,要提醒您的是,这购物的时候也别忘擦亮眼睛,小心落入购物陷阱。
市民韩先生平时不怎么网购,去年“双十一”之前,他突然心血来潮也跟了回风。
韩先生:去年双十一之前在网上给媳妇看了套化妆品,感觉蛮好的,就想着给她买,结果当天有事情给忘记了,第二天再想起来的时候,定金也退不了。
记者了解到,预先支付部分商品购物款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一种新的购物方式。这种方式能够保证消费者在“双十一”当天以低价购买到想要买的商品。但问题是,到了时间未购买预购商品,预付款也不能退。所以,市民在购买这类商品时候一定要多注意。
市民刘女士曾遇到过一个典型的消费陷阱。她说,她之前看好了一个电饭锅,原本准备“双十一”下手,没想到,商家却在“双十一”之前悄悄提了价。
刘女士:价格是1399。我心想等一等,等到双十一再买吧,最后发现双十一的价格却变成了1799,算来算去,用400减50的券,打完折到手里要1499。
“双十一”前提价也是很多商家惯用的伎俩。避免被蒙骗,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前关注,对价格有所了解,再货比三家。其实,每年发生的网购纠纷案件真不少。记者从市消保委了解到, 2018年我市网络购物类消费投诉增幅较快,从2017年的276件上升到313件,增幅为13.4%。投诉内容主要涉及产品质量、虚假广告、页面展示商品与实物不符等几个方面。所以,市民在网络购物时还得擦亮眼睛,提防购物陷阱。
市消保委投诉部主任 单晓生:双十一商家都会搞很多促销活动,消费者往往会被促销吸引盲目购买,忽略了自己真实的需求,因此建议消费者要理性购物,提前拟定好消费购物单,不要盲目,冲动购物。
单晓生提醒,大家在关注商品促销信息的同时,还要了解打折促销活动的条件和规则,以及售后服务条款。不要在没有任何资质认证的网站下单,更不要轻信以各种理由要求直接转账至私人账户,或要求扫二维码进行付款等行为。最好选择有第三方担保的购物平台付款。如果是购买贵重物品,最好能当着快递员的面拆箱验收,如果货不对板或者货物损坏,可拒收并申请退货。
市消保委投诉部主任 单晓生:如果发生消费纠纷要及时和商家沟通或者向平台投诉。还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及时到当地的消保委或者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港城36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