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树立餐桌文明新风 战“疫”从保障“舌尖”安全做起

2020-03-05 18:19:47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大家都认识到,养成健康、文明的用餐习惯,可以减少病毒传播,有利于自己的身体健康。

疫情发生以后,很多人的用餐习惯都在发生变化。首先,饭前要洗手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很多人都意识到正确洗手可以大大减少接触和传播疾病的风险。

海州区新浦街道机关社区党委副书记 副主任 印闵庆豪:在吃饭之前,我会注意去洗手。以前洗手呢,就是比较简单的,水冲一冲,打打肥皂。现在呢,我们也是严格按照7步洗手法来洗。

除了要勤洗手、戴口罩以外,越来越多的人在就餐的时候,开始使用公筷公勺。单位食堂普遍采用了分餐制,避免近距离接触。这样不仅卫生,而且大大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海州区新浦街道武装部部长 刘玉军:在疫情期间,我们街道食堂主要保障整个街道工作人员的就餐。我们的就餐方式主要采取了分批次就餐的原则。对就餐工具这方面,我们每次就餐完毕以后,进行消杀、消毒。饭堂每天消杀三次,保持通风,确保就餐方面的安全。

另外,餐桌上的光盘行动也已蔚然成风,许多市民在吃饭时都能根据自己的需求量来取食物,尽量做到不浪费。

海州区新浦街道机关社区工作人员 温新新:工作期间吃饭的时候,也采取了一个分餐制。每个人有固定的餐盘,会有独立的餐桌。当然,我们自己打饭呢,也会注意环保,也避免浪费,进行一个光盘行动吧。

就餐时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如果市民朋友出现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等情况时,要用纸巾、手帕遮挡并洗手。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封闭式垃圾箱内。

市疾控中心主治医师 巩方文:我们在餐桌上打喷嚏或者是咳嗽时,应该使用肘部,或者用衣袖用来遮挡口鼻。

专家表示,市民要改变长久以来形成的用餐习惯,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现在正好可以按照新冠肺炎的防控要求,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使用公筷公勺、戴口罩、打喷嚏用纸巾遮挡等良好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港城36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