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悦读百年 永葆初心 | 李少堂烈士缴纳的最后一笔党费

2021-05-05 16:32:57

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只有对我们党昨天的历史有深切的了解,才能做好今天的现实工作,承担起明天新的使命。” 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源泉。


连云港市广播电视台与连云港市党史工作办公室联合推出《悦读百年 永葆初心》特别栏目,将为您诵读党史,感悟烈士家书里的初心。





李少堂烈士缴纳的最后一笔党费


上图这两枚银元,是原中共东海中心县委军事委员李少堂烈士,在牺牲前缴纳的最后一笔党费。19308月,云台山大村暴动失败后,东海县行委军事委员李少堂等骨干,准备率农民武装余部突围,插进鲁南山区打游击。临行前一天晚上,李少堂匆匆回到家中,简单交代家事后,便将作为党费的两块银元塞给妻子尹氏,叮嘱她千万转交县委组织部长杨光銮同志。不幸的是,由于叛徒告密,李少堂等人的计划被国民党当局察觉,队伍很快被围,李少堂战死在赣马城南。

 

李少堂和妻子尹氏都不知道的是,杨光銮同志当时已按组织安排,秘密赴上海工作。就在李少堂牺牲后不久,由于叛徒出卖,杨光銮同志也不幸被捕,1930年底就义于上海龙华。尹氏始终没有忘记丈夫的遗愿,虽然联络不上杨光銮同志,可无论生活多么困难,都一直保存着这两枚银元。


新中国成立后,尹氏得知杨光銮同志早已牺牲,便将这两块银元留给儿子,作为对烈士、对丈夫的怀念。1981年,李少堂烈士之孙李宝林,得知地方党史部门征集革命史料,便代表自己的祖父,将银元郑重地上交中共连云港市委,完成了烈士的心愿。1987年,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成立后,为了教育后人,市委特地将这两枚银元调拨市革命纪念馆,成为纪念馆收藏的第一件文物。

       

李少堂,河南省鹿邑县人,1925年逃荒来到连云港,1928年冬天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受时任中共东海县委书记李超时、组织部长杨光銮派遣,以“同乡会”名义,打入国民党盐防营(后改为税警总团)做策反工作。李少堂利用在税警总团修械所干杂役(修理工),经常被派到赣榆、新浦、灌云等驻防地修理装备之便,到各团、营、连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并按李超时、杨光銮的指示,在士兵中发展党员,秘密建立起中共东海中心县委“士兵委员会”(后称“士兵支部”),李少堂任支部书记。

 

在盐防营期间,李少堂利用熟悉内情之便,先后为党组织弄出六十余排、三百发长短枪子弹。他还经常召集一些下级军官和士兵,到海州浦南夏禾村(李少堂爱人尹氏家)秘密召开会议,揭露国民党军官贪污腐败,对士兵敲诈勒索、克扣军饷、动辄打骂等丑恶现象,启发他们的政治思想觉悟,并深夜在税警团驻地内写出“三天不发饷、参加共产党”、“打倒军阀”等标语口号。


19295月,中共东海县委被江苏省委明确为东海中心县委,李少堂任县委委员兼军事部长。

 

1930611日,李立三在上海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决议案。该决议案片面夸大了统治阶级的危机,过高估计了革命力量的发展,不切实际地提出了争取以武汉为中心的附近省区首先胜利,进而在全国推翻国民党政权,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方针。719日,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组织工作会议,要求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团、工会领导机关合并,统一成立各级土地革命行动委员会,发动农民武装暴动。中共中央把江苏列为争取首先胜利的主要省份之一,由李立三亲自兼任江苏省土地革命总行动委员会书记,因此江苏执行李立三的土地革命行动计划比其他省份更早、更坚决。徐海蚌地区是江苏省武装暴动的重点地区,19307月中旬,成立徐海蚌地区土地革命总行动委员会和各县行动委员会,以统一指挥全地区的暴动。


1930年秋,徐海蚌总行委书记阮啸仙,在团委书记万众一的陪同下来到海州,领导对税警总团团长温应星的策反工作。阮啸仙任命李少堂为徐海蚌总行委兵运委员会书记,受总行委直接领导。后由于叛徒出卖,策反计划失败,李少堂被迫撤出税警总团。

 

19308月,东海县行委根据总行委的指示,决定在群众基础较好的云台山大村一带举行一次规模较大的武装暴动。李少堂利用曾在盐防营当杂役的身份,采取里应外合的办法,从盐防营弄到长短枪30余支,子弹300余发。徐文浩、徐佃喜等人在同兴、五道沟、开泰、中正等地盐防营强行夺枪数十支。根据筹集到的枪支,东海县行委决定将计划参加起义的500余名骨干按军事组织编组成1个武装团,团长徐文浩,下辖3个营,李少堂任三营营长,暴动指挥部设在云台山下的阿育王塔。

 

193088日晚,东海县行动委员会率领500多名武装人员汇集鸡鸣山顶,随后向山霸仇东山大院发起进攻。经过10余天艰苦奋战,暴动武装缴获当地民团枪械三十余支,并联合了南城、大伊山农民,形成了近千人的队伍。国民党灌云县党部和县政府一面施放“烟幕”,假意求和,另一方面却急派要员赴徐州,向国民党第26师告急。第26师遂派出1个团前来,东海、灌云、沭阳、赣榆等县的公安大队及地主武装也联合起来,共同进行围剿。

 

在强大敌人多次包抄围剿下,农民武装寡不敌众,损兵折将。李少堂率领余部进入赣榆,计划伪装成国民党军队进入青口,奇袭商团、警察,搞些枪械子弹和财物,插入鲁南山区打游击。但这一行动被敌人察觉,队伍再次被围,李少堂战死在赣马城南,徐殿喜、杨文才、卢德礼等农运骨干惨遭杀害。


大村暴动虽然失败了,但发动了数以千计的人民群众投入斗争,有力地冲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一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面对敌人的屠刀,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体现了崇高的革命气节。据烈士妻子尹氏生前回忆,李少堂为了革命,卖光了她陪嫁的土地,在盐防营当差的军饷每月七块大洋,也是两块缴纳党费,五块购买枪支,因为生活困难,他们的小女儿不幸夭折。结婚后,家里变成了地下联络点,李少堂整日奔忙,夫妻聚少离多。最后一个晚上,他给妻子留下的话是:我们李家的传统,是传德不传财。不管今后怎么困难,这两块银元不能用,一定设法交给党。如果我不在了,我没有亲人叫你投,你就带着孩子回娘家,孩子要精心抚养,不能娇惯,无论如何要给他们读书。实在过不下去时,你可以再找一个相好的……


这两块银元,见证了李少堂烈士对党、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折射出连云港地区土地革命斗争的艰辛与曲折,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

配音:徐琦

稿件来源:中共连云港市委党史工办

制作:FM90.2 连云港手机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