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映初心 平凡生活弘扬军人精神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海州区新浦街道浦东社区有一位崔继光老人,如今已80多岁,他认为,老有所乐就要老有所为,在当兵的时候,将自己的小家经营的很好,在退休之后,积极为社会做贡献,通过社区这一平台服务群众,用一腔热血发挥自己余热。
这个J500船是南海舰队搞海上救生,我们搞海上救生的船,这个船不是南海舰队自己船,是花钱买的地方渔船,你看像打渔船吧,原来叫14号,地方海渔14号,由于南海舰队把它买过来,开始用601,以后我去当指导员以后,就把它改J500 。
这位看着照片,正在给大学生讲述照片背后故事的,是81岁的崔继光,这几位大学生都是他的邻居。崔继光手上拿着的这本相册,被他自己称为《人生回忆录》,里面的照片都与他年轻时当海军的经历有关。
崔继光:我在南海舰队是指导员,在船上当指导员,在部队我是按照部队的要求,严格要求部队。对部队那些战士,我还是比较体贴。
崔继光是原南海舰队T154船政委,他回忆说到,在当兵期间,他待人真诚、谦和、礼貌,就像对待家人一样。当年家属随军的时候,把孩子也带着了,由于崔继光受过部队的训练,他教育孩子有自己的一套规矩,并且得到了家属的大力配合。
崔继光:我们对小孩要求就是一个要学习好,第二个要尊重人,第三个要有礼貌,听父母亲的话,不要有些东西自作主张随便乱跑,要求他要学好,见到老师要问老师好,见到阿姨要说阿姨好。
崔继光说孩子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做到了学无止境,目前两个女儿都在外地工作,其中一个还在读博士。崔继光表示,一个好的家庭氛围,是培养孩子最佳场所,而他回到地方之后,对待外孙女也依然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时常把勤俭节约,礼貌待人,乐于助人等中华传统美德讲给孩子听。
崔继光:到地方以后,我那些外孙女都是我接送,所以我接送的时候就嘱咐她,一定要有礼节礼貌, 见到老师她就主动问好,小孩有些经常说她就形成习惯了。
崔继光不仅说给别人做,自己也会做起表率作用。他说,他经历了中国的贫困到富裕繁荣,让他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也希望用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服务他人,为和谐社会做出一点贡献。
崔继光:我这个人喜欢助人为乐。你比如说昨天84岁的一个老人他要办健康证,跑到我们浦东社区,社区说你不是我们社区人不能办,你要到对面陇海社区。我说我把你带去,我就把他带到陇海社区。
崔继光是一位有着60年党龄的老党员了,对共产党组织、对国家有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这种感情积极地影响着每一个家人,不仅做到爱国守法,而且一直对社会公益事业保持着一份热情。
新浦街道浦东社区委员 唐晗涵:在之前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崔老师和他的爱人汤阿姨也是为我们社区进行了一个捐款,包括我们社区的未成年人活动和青年人的思政微课,包括相关的党史学习开展一些相应的座谈会,崔老师都是非常的积极和参加的。
前几天,浦东社区为了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举办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主题宣讲活动”,社区工作人员向崔继光发出邀请后,崔继光爽快的答应了,并在当天准时到达讲课教室。参加活动的青年人先通过一段视频,了解了崔继光。随后,崔继光便从自己在南海舰队的一些军旅生涯开始讲述,让在场的大学生了解历史,认识历史,知道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崔继光:当时是1979年,我在上海接船,接到上级命令叫我马上返回秀英港,海南岛秀英港,到那准备参加中越自卫反击战任务,执行海上侦查巡逻这个任务,我接到这个命令以后,马上到海南到秀英港上船,后来到北部湾进行巡逻。
为了让自己的经历更有说服力,让大学生感受到曾经的艰苦环境,崔继光还带来了一些老物件,有勋章、奖章、老照片、茶杯、毛巾等。这些颇具年代感的东西,是崔继光珍藏多年的宝贝,也深深吸引了在场的青年人,因为这每一件老物件的背后,都有一段难忘的经历或故事,如同“老朋友”一般,无声诉说着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奋斗历程。
入党积极分子 仲繁:刚刚我有个感悟,鲁迅先生说,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埋有头苦干的人,有默默奉献的人,有为人民争利益的人,而我想崔师傅也许就是那种埋头苦干的。
入党积极分子 朱孔杰:我通过这些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一生的老党员身上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体会到今天的美好生活都是这些老党员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铭记历史,时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准备。
通过崔继光的宣讲,在场的青年人深刻地学习了党史,了解党的光辉历程,激发起了他们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有效地鼓励他们铭记历史,传承红色精神。在现场,青年人跟崔继光交流心得,让崔继光欣喜的感受到了年轻人的奋进。
入党积极分子 祝宇航:我将以老党员坚贞不屈的精神和老党员切身的感受,坚持服务社区,努力为社区做好积极分子。
入党积极分子 朱孔杰: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遵从事业艰苦奋斗,不断的为自己和为国家做出一些贡献。
新浦街道浦东社区委员 唐晗涵:崔老师给我们年轻这一代孩子和年轻人,一个先是弘扬了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另外一个就是传承好家风好家训,孝老爱亲,包括相关的诚信、懂礼貌、懂法、诚实守信,这些都会向我们年轻人传承的,也是增加了爱国主义精神方面的教育,丰富了孩子们的精神生活。
编辑丨陈思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公共频道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