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悦读百年 永葆初心|长征精神

2021-10-21 17:28:32



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只有对我们党昨天的历史有深切的了解,才能做好今天的现实工作,承担起明天新的使命。” 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源泉。


连云港市广播电视台与连云港市党史工作办公室联合推出《悦读百年 永葆初心》特别栏目,将为您诵读党史,感悟烈士家书里的初心。




长征精神

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的展厅里,陈列着一盏锈迹斑斑的马灯,这盏马灯记录了一位母亲等待八个儿子参军归来的故事。马灯的主人名叫钟招子,丈夫早年去世,留下她与孩子们相依为命

一次次历尽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一次次突破生死绝境,涅槃重生。

 

从弱小走向强大,从苦难走向辉煌——8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取得万里长征的光辉胜利,谱写了气吞河山的壮丽史诗。

 

红军长征是一次怎样的伟大远征?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长征精神的内涵又是什么?《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系列特别报道,为您讲述百年大党不朽的精神丰碑。

 

1934年1116日,在鄂豫皖根据地坚持斗争的红二十五军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开始长征,出发时有2980余人。1126日,正当先头部队准备从方城独树镇附近跨过许南公路时,突然遭到敌人的猛烈袭击。手脚冻僵的红军战士与敌英勇战斗,伤亡十分之一,打退了敌军的进攻。

 

英雄的红军,鏖战独树镇,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击退上百万追兵阻敌。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长征途中,红军不仅翻越了终年积雪的大雪山,还走出了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在穿越松潘草地时,一些红军误入沼泽地,不幸牺牲。伟大长征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遵义会议及其以后召开的扎西会议、会理会议等,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逐步确立和巩固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伟大长征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红军长征胜利的可靠保证。长征途中,红军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用实际行动保护人民利益,赢得了沿途广大人民的衷心爱戴和支持帮助。伟大长征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1935年5月初,当中央红军主力抢渡金沙江皎平渡时,36名彝、傣、汉族船工,99夜不停地摆渡,支援红军安全渡过金沙江,未丢下一人一马,使中央红军彻底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伟大长征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内容来源:新华社)


配音:九菲

制作:FM90.2 连云港手机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