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预热 “剁手”要留心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节即将到来,不少消费者早就翘首以盼,期待着用优惠的价格买到自己心仪的商品。可每年的购物节也存在着一些消费陷阱。那么,广大消费者在网购时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近年来,除了淘宝、京东、苏宁等传统电商平台进行“双十一”促销之外,抖音、快手等平台也加入到“双十一”直播带货的大军当中。消费者在观看直播购物的过程中,要选择可靠的平台和值得信任的带货主播,对于相关的购物链接更要确认其安全性,确保自己的资金安全。
连云港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投诉部主任 单晓生:据了解,一些平台今年的“双十一”活动分阶段进行,每一波活动的预售时间、参与品牌、优惠模式可能有一定区别,因此消费者要了解清楚各阶段的活动规则,尽量避免由于活动规则影响买到心仪的商品。
消费者在“双十一”期间购物时,要对保价细则多加关注,以免在购物后发现自己买贵了、错失了最佳折扣等,因为不少购物平台对于预售商品和现货商品可能存在不同的保价时效,在保价时间内,商家才能保证消费者能够以最低价获得商品。另外,定金和尾款的支付和退款规则也要提前看明白,值得注意的是,在消费者主动放弃购买时,商家一般不予退还定金,因此切勿一时冲动直接购买,要搞清规则才能精准享受优惠。
连云港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投诉部主任 单晓生:消费者要选择在正规的网络购物平台购物,下单前要了解各平台和商家的退换货政策、售后服务渠道等,并且把商家承诺、促销规则、直播页面、聊天记录、购买记录等截图保存,便于出现纠纷时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一旦发生争议,可与商家协商解决,也可向网络交易平台反映。无法达成和解的,可向商家或者购物平台所在地的消保委以及相关主管部门投诉。
还要提醒消费者的是,在“双十一”期间,物流业务量可能激增,消费者最好及时跟进自己的快递动态信息,有问题及时和发货方、物流公司进行沟通,确认时注意不要混淆自己的不同订单。此外,在收到快递后,对于包裹上的个人相关信息进行遮盖或涂抹处理后再丢弃掉包装袋,以防止个人信息的泄露。
编辑丨陈思
审核丨段潇
来源丨新闻频道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