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溺水事件增多 消防演示溺水后自救和他救正确办法
随着气温逐渐攀升,因游泳、漂流、钓鱼、划船等各种原因引发的溺水事件多了起来。遇到溺水,应该怎么办?昨天,消防部门演示分不会游泳者意外溺水的自救、发现他人落水等情景,针对不同场景,消防救援人员分别演示了正确的救生方法。
现场,实验人员假装“溺水”,又不会游泳,只见实验人员一番挣扎后,瞬间便沉了下去。消防救援人员说:“人一掉进水里,本能反应是挣扎,可是挣扎不仅会消耗体力,还会使水很快漫过人的头顶,影响呼吸,之后,人很快就会沉下去,非常危险。”那么,这个时候如果想脱困,应该怎样自救呢?实验人员介绍,此时应该双手平抱胸前,自然放松,待上半身呈仰面状态时,双手自然后张,这样整个人便会漂浮在水面上。
消防救援人员说:“如果不小心掉水里,要时刻保持冷静,水最多会漫过额头,所以溺水时保持‘仰漂’的姿势更节省体力,让面部露出水面换气来进行自救或等待他人救援。”
溺水急救,时间就是生命。如果身边能有趁手的工具,能够切实起到救人的作用,那就节省了很多时间,成功率大大提高。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救生圈、救生衣、安全绳等专业救援设备外,竹竿、绳子、泳圈以及一些有浮力的物品,在对落水者施救时,都能拿来一用。消防随即对进行了演示。
实验人员“溺水”后,此时他离地面约有十几米距离,如果游过去可能会超过最佳救援时间,于是消防救援人员给“溺水者”抛去了游泳圈和篮球,让被救者抱住。看见被救者的头部能保持在水面上呼吸,消防救援人员下水将其救上岸。
“水域救援的黄金时间是5分钟,救援人员5分钟内其实很难到达现场。要想尽办法增加溺水者的生存时间,只要人的脸部能浮出水面、保持呼吸就有获救希望。”市消防救援支队宣传员马尔斯说。
在日常,有不少会游泳的热心市民路遇“溺水”情况,他们会果断伸出援手下水施救,那么如何救人才是正确的做法呢?现场演示了一名“溺水者”正在水中等待救援,消防救援人员扮做“救援者”进入河中,此时,被救者在水中不停地用力“踩水”,只有头露出了水面,“救援者”绕到被救者身后,一手从其前胸伸入对侧腋下,将其头紧紧夹在自己的胸前,另一只手划水,仰泳将其拖向岸边。
消防部门提醒,会游泳不等于会救人,即使水性很好,一旦发现有人落水,也不能盲目下水救援。溺水时,溺水者往往惊慌失措,手脚乱蹬拼命挣扎,在情急之下难免会把施救者当成救命稻草而死命抓住,使施救者无法脱身,所以对落水者进行施救时一定要确保自身安全。
编辑丨陈思
来源丨FM9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