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海州 幸福家园 | 最美信访人 赵冬平

2022-09-26 16:53:30

在信访工作岗位上,他是化解矛盾的行家里手,为民解忧的贴心人,无论对待任何信访人,他始终坚持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茶解渴、一句好话暖人、一颗丹心为民。从事基层工作二十余年、基层信访工作六年,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舍小家、为大家,不畏艰难,无私奉献。他就是花果山街道政法办公室三级职员赵冬平,信访工作战线上的一名“老兵”。

花果山村民孙大伯和韩大伯之间的邻里积怨始于多年前孙大伯购置宅基地时,与邻居韩大伯对于铺修双方门前通行的小巷产生的费用分摊问题,由于孙大伯不同意出资分担,韩大伯就用砖、石块、砂土堆等堵在孙大伯的通行道路上。城管部门虽多次对此处清理整治,但每次为期不长道路就又被堵住。

面对这个棘手的、不是判明是非黑白就能圆满解决的邻里纠纷,赵冬平多次亲自驱车深入一线,到现场查看实际情况,走访邻居;多次协调各部门组织专题会办,分析问题症结,寻求突破口子;多次与村干部交换意见、多次与孙大伯、韩大伯单独“唠家常”,了解各自需求,为双方争取最大的权益……就这样,一个积怨多年的信访问题逐渐出现了转机,最终孙大伯与韩大伯签订调解协议书,两人终于“握手言和”,双方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调解这样的信访案件,对赵冬平来说再平常不过,他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解决了多少件。“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基层的矛盾复杂又具体,信访干部必须到村里去、到家里去,才能真正了解情况,化解矛盾。”这是年过半百的赵冬平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花果山街道近年来的大规模征地拆迁,触动着多方的敏感点、利益点,很容易引发大量的信访问题。

事情要回溯到2000年初,按原云台区相关政策,村里分配土地须缴纳相应费用,但贺大伯、杨大妈等人未缴纳费用,故按照政策他们没有在村里分得责任田。看着这部分村民每次为此事来街道上访,并且情绪激动,难以沟通,赵冬平在全面了解该案件来龙去脉之后,邀请他们到接待室坐下慢慢说,并为他倒好茶水,安抚他的情绪,积极做好思想疏导工作。在倾听完他们的诉求后,耐心为他们解释分析相应政策规定,并承诺将他的诉求立即上报领导进行研究,给贺大伯吃下一颗“定心丸”。

事后,赵冬平多次亲自前往村委会了解这部门村民的具体情况,并针对他们反映的事情与村委会进行沟通协商。赵冬平的多次“跑腿”和“苦口婆心”,村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他们也从原来的情绪激动闹访缠访也转变为现在理解和支持信访办的工作,并且该案件的处理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经过赵冬平的多方协调和努力,村委会答应对部分家庭生活确实困难、没有分得土地的村民给予适当的补助金。

同杨大妈、贺大伯一样,化解纠纷的过程中,很多信访户和赵冬平成为了朋友。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信任,在群众中就凝聚成了威信。

信访工作的难点是,既要解决事还得照顾人。在事上有政策依据,但在人心上没有道德条规参照,唯有与信访人朝夕相处,对其关心备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真心实意温暖群众。

近年来,辖区内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也导致了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矛盾尖锐、纠纷频发。业主投诉邻居违建问题、房屋漏水问题、装修噪音问题、物业服务态度问题等等……种种“大事小事”,对于需要解决问题的居民,赵冬平都会亲自督促物业修复整改,确保居民的正常生活;对于有情绪的居民,赵冬平都会亲自苦口婆心劝解,打开他们的心结。他总是能在信访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出现,而工作中的加班加点也成了常事。

“业主的信访问题看似是个人利益诉求,综合起来实则反映社会的整体环境,能够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群众利益无小事,大事小事我们信访办都要尽力解决。”赵冬平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编辑丨陈思

来源丨FM92.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