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境免签政策“精准助攻” 打造中外交流“世界之窗”

2025-02-11 12:09:32

2025年春节假期,中国文旅市场迎来“开门红”,全国共接待来自175个国家和地区的入境游客逾343万人次,同比增长6.2%。这一亮眼数据的背后,不仅得益于春节申遗成功后传统文化的全球吸引力,更离不开全面放宽优化的过境免签政策驱动加持作用。这项政策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不仅为国际游客铺就了便捷的“中国行”通道,更在文化与经济层面释放出深远影响。

过境免签政策升级,从“过境”到“深度游”的跨越。20241217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宣布将过境免签停留时间统一延长至240小时(10天),活动范围扩展至24个省份,并允许跨省域流动。这一政策升级,彻底改变以往“72小时走马观花”的局限。例如,一名外国游客可在10天内游览长三角的江南水乡,再转至安徽黄山感受徽派建筑,甚至深入贵州侗寨体验少数民族文化。这种“多点串联”的深度游模式,正成为国际游客探索中国的主流选择。

文旅融合发展,传统文化与国际流量的“双向奔赴”。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农历新年,非遗体验、古镇巡游、文博探访等传统文化活动成为吸引国际游客的核心卖点。故宫博物院的生肖特展、自贡彩灯大世界的非遗灯会、平遥古城的沉浸式光影秀,无一不成为海外社交平台上的“爆款”内容。而过境免签政策的优化,则为这些文化资源的国际传播提供了现实支撑。例如,携程数据显示,春节期间“灯会”“庙会”等关键词的海外搜索量同比增长近7.5倍,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幅超130%。此外,“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让中国文旅形象从单一的历史符号转向多元现代叙事。

消费服务赋能,“流量”到“留量”的“华丽转变”。过境免签政策不仅带来人流,更激活了消费链。春节期间,入境游客在“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的消费贡献显著:三亚国际免税城单日客流突破7.6万人次,离岛免税销售额同比激增;澳门依托免签政策吸引入境游客,前七天客流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8%。政策还带动了中小城市的文旅崛起,云南临沧、山西忻州等小众目的地凭借“景美人少”的特色跻身热门涨幅榜,县域旅游消费同比提升超30%

开放的中国,向世界发出邀约。从“文化好奇”到“消费认同”,过境免签政策的升级不仅是签证时间的延长,更是中国对外开放决心的彰显。2025年春节的数据证明,当政策红利与文化魅力共振,中国文旅市场的国际吸引力将迸发无限可能。正如海外社交平台的热词所言:“周五下班去中国”,这不再是一句调侃,而是开放时代最美邀约。(苏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