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色彩美学”,绘就乡村振兴“盛景图”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提出到2027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对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具有重大意义。锚定“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目标,以“三农”作“笔”,用好“色彩美学”,奋力绘就乡村全面振兴的“锦绣图景”。
泼墨一片“丰登金”,绘就“农业强”的“富春山居图”。“百业农为先,农兴百业兴。”农业是国家强盛的根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应坚定“农稳社稷、粮安天下”的发展理念,树立大食物观,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牢牢守住耕地红线,逐步建设高标准农田,让“小田连成片,大田变良田”。加速科技赋能,深耕育种技术,做强“农业芯”、筑牢“压舱石”,以“数字技术”赋能智慧农业,向科技要效益,以创新续动力,让“靠天收”变成“稳丰产”。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依托当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不断延伸农产品价值链,做好“粮头食尾”的大文章,让“一粒粮”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晕染一抹“生态青”,勾勒“农村美”的“千里江山图”。“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同步提升“生态颜值”与“生活指数”。带头践行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农民树立“人人都是环保主体”的主人翁意识,让生态修复与健康生活“同频共振”。深挖当地“生态红利”,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的乡村文旅发展新模式,让“一村一景”“一乡一品”赋能乡村文化振兴,将生态“高颜值”转化为经济“高价值”,共筑“生态兴、生活美”的“绿色家园”。
点彩一份“初心红”,书写“农民富”的“清明上河图”。“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不论是乡镇招商引资,还是农村资源开发;不论是壮大村集体经济,还是促进农村产业升级,人民群众就是乡村振兴考试的“阅卷人”。必须始终把农民利益放在首位,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采取以工代赈、就业帮扶、公益性岗位等方式,鼓励农民当地就业,实现“家家有就业、户户能增收”。加强农民生产技术和管理能力培训,采取定岗、定向培训等方式,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就业竞争力。建立具有乡村特色的公共服务体系,打造“零工市场”“幸福驿站”等基础设施,促进农民灵活就业,让零工“小市场”成为促进就业“暖心港”。(曾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