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应用助力大气污染防治能力再提升
从市生态环境部门了解到,“十三五”期间,我市实施的连云港市环境信息化暨监测监控能力提升工程目前已经逐步取得实效,新技术的应用为我市大气环境实时监测、靶向治理提供了有效支撑。
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普惠的民生福祉,同时也展现了一座城市的良好形象。近年来,我市坚决向污染宣战,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之中,扎扎实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呈现和谐共荣新局面。“十三五”期间我市PM2.5浓度从46微克/立方米降到37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精准施策和新技术的应用。大气环境综合管理平台的建成,不仅让我市信息化、智慧化监测监控能力的得到显著提升,也为我市大气环境治理提供了重要依据。大气环境综合管理平台充分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地理信息等新技术和应用,全面感知、智能采集各类大气环境相关数据,通过综合分析,发现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污染源头。追根溯源、对症下药不仅让环境执法更高效,也使今后生态港城建设有了保障。
据了解,大气环境综合管理平台建设的核心是基于数据化决策思维再造环境治理的理念,以数据实现精准治污,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监测监管的现代化能力。在大气监管和治理方面,基于先进的空气质量模型、污染溯源模型,建设了空气质量分析、空气污染溯源等创新应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