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徐圩》攻克“卡脖子”技术 以科技创新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
作为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的先导区,江苏沿海开发、“一带一路”支点建设产业合作的主要实施载体,徐圩新区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溢出效应助力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
在番禺珠江钢管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赶制沙特阿美一个海上油田项目的订单,这一项目是沙特阿美180亿美元投资计划的一部分。沙特阿美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而番禺珠江钢管作为阿美在国内惟一的海洋平台用管供应商,在这个项目中负责海上油田的导管架钢管制造。为了提高海上油田的产能,企业在技术上进行了创新。
番禺珠江钢管(连云港)有限公司工艺部经理张坤鹏:我们通过一年多的前期准备,通过了项目的审核,项目的文件批准,项目的工艺评定,目前已经开始第一批的批量生产,在10月中旬开始发货了,这是打开我们国内一个新的海洋平台的高要求高性能的一个标准。
技术创新,不仅给企业带来了挑战,也为企业带来了更大效益。
陈伟强 番禺珠江钢管(连云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今年已经接单达到了35万吨,我们的生产也达到了十几万吨,同比去年增长了142%。
目前,在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内,以石化为龙头的临港产业布局基本完成,产业能级快速提升。徐圩新区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加强产学研合作,开展高端聚烯烃新材料关键技术研究,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集中力量攻克“卡脖子”技术、补短板技术,同时开发EVA光伏专用料新产品,逐步替代进口产品,提高国产化进程。重点围绕石化产业链延伸及碳综合回收利用等方向,瞄准一批碳减排和“卡脖子”技术项目落地,推进斯尔邦石化二氧化碳制甲醇、POE中试装置和卫星石化二氧化碳及氢气回收利用等,项目的有效实施将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示范效应,积极推进园区“碳达峰”、实现“碳中和”。
徐圩新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局长张贵堂:新区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支持企业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模式,建设研发中心和中试基地,引导鼓励企业攻克一些国际垄断国内卡脖子化工技术,加速向智能、绿色、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以科技创新溢出效应助力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
《连云港新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