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20朵“冬奥之花”背后的故事
840束15120朵“冬奥之花”,总共要勾织205万针。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我市一群巧手妈妈大量心血的无私付出。下面就让我们走近他们,感受编织“冬奥之花”背后的故事。
手撑平了,然后先绕两股、这样绕起来的先,蓬松感比较好。这样缠绕花枝的时候,比较好看。起6针,第二行的时候,一行加一针。
为了指导这群巧手妈妈赶制铃兰花束,市志愿者团队“恒爱小屋”的负责人沈海平,自从2021年9月接到编织冬奥之花的任务后,每天除了亲自参与钩织十几个小时以外,还要负责队员的培训工作。因为对质量要求苛刻,队员们都开玩笑地叫她 “沈扒皮”。在沈海平看来,编织冬奥之花是一项无比神圣的重大任务,容不得半点瑕疵。
志愿者 沈昳红:织毛衣还是有一点基础的,完了以后发现做的时候特别难,我算了一下差不多,我一般都钩到夜里面2点,我也没勾成,就说能合格的两朵花都勾不出来。
恒爱小屋负责人 沈海萍:要层层把关,一束整花,是由6个小花朵,12个大花朵构成的。每一个花,它的大小形状都有严格的要求,所以说是很不容易的。就是很熟练的钩织高手啊,她也要钩多少朵才能钩成合格的花。
然而,正当大家逐渐上手,把制作花束的时间从十几个小时缩短到5个小时左右的时候,一个意外发生了,现有所有钩织的冬奥之花花束,全部不能用了。
志愿者 吴菲:20多天以后沈老师又接到上海那边总部的电话,说花有改动,改动以后呢,就是全部放在旁边不能用了,我们又重新开始。其实这个时候离我们交花已经就还有一个多月时间。
这下子,所有的人都慌了,怎么办? 是放弃还是坚持下去?最终,在一番思想斗争以后,大家还是决定,珍惜这来来之不易的荣誉,日夜赶工完成使命。硬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大家咬牙坚持,每个人在家只要有一丝空闲时间,就会拿起钩针不撒手。
志愿者 张春梅:因为这个特别小,特别细,要细心地工作,白天没有时间,晚上回家制作,但是晚上回家灯光比较暗,看不见,怎么办,我们家老公非常支持我们参加这个工作,把那个灯换了,换一个亮一点的,晚上连续工作,一直持续到凌晨一两点,要不不加班的话,完成不了。
志愿者 沈昳红:恒爱小屋的队长沈海萍,她10个手指头都是伤,能坚持到最后,是姐妹们的帮助,再一个也是榜样的力量。
最终,在沈海萍的带领下,50多名志愿者各司其职,加班加点赶制冬奥之花,但是即便是这样,在临近交花之日,还有很大的缺口无法完成。
沈海萍:还缺200多束,那时候就急了,妇联臧主席就赶忙联系了几个钩织点的赶工。其中工投集团徐圩投资公司,在完成之前他们的那个128束以后赶工加班加点赶工了80束,他们的领导对这个事情非常支持,都让其中的几个女工脱产,这几天专门加班就把冬奥之花钩好了,就是对祖国最大的贡献。
最终,经过两个多月的日夜赶制,编织冬奥之花任务超额完成,送审的840束花全部通过验收。我市也成为了全省唯一承接“冬奥之花”编织任务并顺利通过冬奥会组委会审核的城市,50多名港城妈妈们用实际行动为家乡争光,为冬奥添彩。
《港城365》记者报道。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