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我市全力做好粮食稳定保供工作

2020-04-20 18:47:57

4月17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首次提到“六保”。其中一个,便是“保粮食能源安全”。记者今天从市农业农村部门了解到,今年,我市将做好水稻绿色生产技术推广服务工作,推进稻米产业转型升级,全市水稻面积稳定在 314.1 万亩以上,优良食味水稻品种推广面积 108 万亩以上,不断提高稻米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保证粮食安全。

今年,我市将按照乡村振兴部署,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定水稻产能。坚持市场导向,围绕“产业高效化、产品品牌化、生产绿色化”,选优品种、调优技术、提高品质、培育品牌、提升效益。大力开展优新品种(系)试验、筛选与展示推介工作,优化品种区域布局,根据当地生态条件、主体播栽方式选择适宜品种,规模化集中连片种植,整体提升水稻品质和产量。加强南粳 5718、徐稻 9 号、连粳 18等优良食味稻米品种的推广应用,积极示范天隆粳6号、华粳9号、盐丰47等品种,减少综合抗性差、生育期较长、食味品种差的品种应用,优良食味稻米示范推广的比重达35%以上。

王宝祥 市农科院水稻研究室主任:我们2019年刚育成了优质食味品种,就是连粳18号,今年我们要开展大面积的示范推广工作。另外,我们还继续加强耐盐品种的选育,今年我们有两个海水稻品种能通过国家审定,对我们连云港和江苏沿海地区滩涂的开发,可能有一个推进作用。

同时,我市将围绕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绿色化、融合化生产需求,加大绿色高质高效关键技术推广力度。以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味稻小镇”建设等为载体,扶持培育一批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稻米加工龙头企业,分步配套建设比较完备的收获、冷储、加工、营销体系,带动稻米产业跑出“加速度”。

李筠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加强技术服务,包括我们的新品种、新技术,技术到位率提高。加强我们水稻粮食产业全产业链的这么一个建设,包括产前的种子,产中的技术服务,特别是产后的收储,包括我们的加工,形成我们的这个粮食产业。

《连云港新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