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强富美高 决胜全面小康-全面小康看老乡》大同村:乡村环境美起来 百姓口袋鼓起来
大同村位于汤沟镇东南部。近年来,通过特色种植,政企合作产业扶贫,走出一条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带动村民致富增收、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特色发展之路。
上午,村里的瓜蒌种植户郭恒超正带着几个村民给瓜蒌进行间苗,他告诉记者,瓜蒌品种是村里帮他引进的,比以前单纯粮食种植收入要提高不少。
瓜蒌种植户 郭恒超:瓜蒌品种,行情很好,销路供不应求,瓜蒌皮是中药材,瓜蒌子是食用的,瓜蒌根也是中药材,名字叫天花粉,亩产量很高,一亩地在5000块钱左右,这个比种粮食要翻一番。
瓜蒌种植,不仅让郭恒超的收入提高了,还带动了村里一批人增收,郭恒超平时就雇佣了六七个村民来帮忙,在收获时节,还会雇佣更多的村民。
村民 李书成:因为我们年纪大的人,在家没有什么事情,有时间需要我们用工了就过来做做事,一月也能苦2000来块钱,带来群众脱贫致富好机会。
汤沟镇大同村千亩苗木精品基地,主要栽种大叶绿珍橘树,三角枫等,观光与色叶树种,亩均栽植控制在40~60株,保证一次成型又便于发展林下经济与农业旅游。
大同村千亩苗木精品基地是汤沟镇的精准扶贫项目,通过企业自筹、政策扶持、村集体参与的方式,发展现代农业产业,这个苗木基地每年收益40万元,10年合计收益400万元,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同时也带动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苗圃负责人 荣启胜:我们来了之后,村民空闲的时候可以来我们苗圃做做工,帮我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大同村水资源丰富,可由于历史原因,不少沟渠成了臭水塘。近年来,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村里把环境改造工作放在了重点。
汤沟镇大同村党总支书记 陈华军:当时有许多年纪大的老百姓不理解我们,认为我们做的是多余的,我们村支两委干部到晚上到老百姓家去给老百姓做工作,给他思想上打通。
通过改造,村里面把原来的水系打通,引入古屯河水,形成了循环的活水,并且把原来杂草丛生的路边种上鲜花,现如今,水清了,树绿了,花红了,整个村子宛如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村民 张颜付:现在这个空气,也越来越好,我们在这里和过去对比,现在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住在这里空气好,环境好,我们感到越住越舒畅。
近年来,大同村在建设水美乡村的同时,创新让生态转化为价值,注重发展乡村旅游,通过拓展大同村竹海旅游项目,发展观光农业农耕体验子项目,多维度发掘农耕酿酒等红色文化的保护,形成多产业融合发展新局面。
汤沟镇党委副书记 封飞:同时我们还用活脱贫攻坚项目,创新融合政企联合的新模式,就是千品苗木,还有稻虾混养技术,带动周边40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真正做到让生态环境美在骨子里,富在百姓口袋里。
《连云港新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