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五”成就巡礼》搭建高水平开放平台 驱动国内国际“双循环”

2020-12-19 18:54:54

作为长三角区域的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近年来,我市主动地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大战略,建成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和发展平台,“走出去”和“引进来”步伐持续加快,进一步畅通国际循环、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在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规划展示馆,记者看到徐圩新区通过图文、视频等展示方式,全面阐述着园区对标世界先进水平,全方位布局石化基地的发展蓝图和发展路径。五年来,我市着眼于发挥园区在招商引资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开发区载体功能不断完善,产业集聚度不断提高,石化、新医药、新材料等产业特色更加鲜明,省级特色产业园达到 8家,建成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和发展平台,高质发展态势初步形成。

徐圩新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局长 张贵堂:盛虹炼化一体化,中化高端精细化工以及卫星石化的烯烃综合利用项目等四个省重点产业项目完成的投资是320亿元以上,我们今年也相信能够确保完成我们460亿元的产业投资目标,随着我们盛虹炼化一体化,卫星石化和中化国际等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徐圩新区在前期已经打好的基础上将真正迎来爆发期。

与此同时,我市采取有力措施,通过不断健全和完善招商工作机制,大力促进招商引资工作稳步发展。“十三五”期间,全市聚力打造招商活动矩阵,通过集中签约、登门拜访,精准推进了一批项目落地见效,充分发挥连博会、农洽会、医药大会等市级重点展会平台作用,招商引资互动交流平台日趋宽广,招商“朋友圈”不断扩大。

台湾博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曾宪国:因为连云港是“一带一路”的起点,从这里可以辐射到全国,甚至辐射到中欧北欧,对我们在开发市场上当然有很大的助力。

五年来,我市不断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在“十三五”期间逐渐成为外贸发展新亮点。特别是在加快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上,我市先后获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和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9610、1210业务顺利开通,跨境电商综合平台、体验中心、保税仓等相继投入使用,全市跨境电商发展驶入快车道。

东海水晶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宋正强:完善跨境电商产业链,引进国际物流企业4家,建设4万平米保税仓;开展跨境电商大赛,营造跨境电商氛围。十三五以来东海水晶城跨境电商飞速发展,目前市场内直接从事跨境电商销售企业820家,另有5000家商户为跨境电商提供水晶产品供应。

预计“十三五”期间,全市外贸进出口累计达43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预计32.5亿美元。境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16.7亿美元,较“十二五”期间均实现显著增长。一个个不断攀升的数字,见证了“十三五”以来我市国际经贸合作及全面开放载体建设不断加强,对全市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市商务局党委委员 副局长 赵晖:开放平台建设实现新突破。中国(江苏)自贸试验区连云港片区成功获批。连云港综合保税区、两翼港区口岸扩大开放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一体两翼”四大港区实现了开放全覆盖。“十三五”期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从2016年的933亿元,预计增加到2020年的1200亿元。

《连云港新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