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奋斗路 砥砺新征程》践行节能降碳 实现绿色发展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承诺,也是对国内的动员令。近年来,我市在碳中和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市民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碳中和。
日前,记者在西城公交总站看到,这里停放的新能源公交车正在充电。
市民:新能源的公交车真的还是挺不错的,以前那种有的时候还冒黑烟,车况也不是很好,你看看现在这种,开起来特别稳,也特别舒适,我觉得挺好的。
记者了解到,新能源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并不会有任何温室气体和有害气体排放,可以极大降低人类出行对地球生态的影响。截至去年年底,我市公交车数量为1907辆,其中,纯电动新能源公交车1468辆,新能源公交车数量占公交车总数的77%。
市交通控股集团公交集团生产运营部部长 江鲤:我们公交集团营运线路有99条,拥有公交车辆1095台,其中新能源车辆727台,清洁能源车辆361台,年替代柴油量1605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97万吨,节能减排效果明显,新能源以及清洁能源公交车辆占比高达99%,居全省之首。
近年来,我市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双碳”工作部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理念,持续推动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在建筑、公共机构节能、交通等领域均取得不错的成果。
市发改委副主任 尹相伦:在建筑领域,加强新建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超过95%;在公共机构节能领域,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加大财政对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资金投入,近年来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进行节能技改。
除了加大各类节能降碳设备的投入,我市在动员全民参与绿色低碳生活上也下足了功夫。日前,在市区中房新天地小区记者看到,居民张女士已经在家里把塑料瓶等生活垃圾分类好,正准备扔到小区的分类垃圾桶里。
中房新天地小区居民 张敏:所有湿的东西,我们把它放到一个袋子里,扔到不可回收的垃圾桶里。另外,把生活用的,上街买菜的垃圾袋啊、罐头瓶啊、饮料瓶啊,专门放到一个袋子里。
该小区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2018年12月起,4个分类垃圾箱开始进驻中房新天地小区。经过物业工作人员和社区志愿者的大力宣传,现在中房新天地一期和二期,共有居民1024户,能主动进行垃圾分类的就有700多户,垃圾分类率达到70%以上。
中房新天地某物业公司物业经理 张名荣:像干湿分离啊,业主都知道了,该投放到哪里。垃圾桶也减量了,没有像以前,满地都是的,都漫出来那种,环境明显变好。
通过推行垃圾分类并动员人人参与,各类资源的利用率也得到了提高,据了解,目前,全市已经有560个小区实现了垃圾分类。这些收上来的干垃圾,都由专业的公司进行处理,进行进一步分拣,做到垃圾的无害化处理。
海州区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办公室工作人员 董兴国:可回收物从小区收集到垃圾分拣中心,然后由垃圾分拣中心进行二次分拣,对可回收物进行细分,实现了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大大减轻环卫后端处理的工作量。
下一步,我市相关部门还将紧紧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尽快摸清碳排放“家底”,系统分析能源结构、碳排放量和强度、支柱产业碳排放变化,结合我市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实际,形成“1+N”的达峰方案。
市发改委副主任 尹相伦: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快光伏、风电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整县区开发,推进终端电能替代特别是绿色电能替代,安全高效发展核电,严控煤炭消费。
《连云港新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