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问西东 筑梦乡村 ——记中国人寿陈登华倾力扶贫先进事迹

2020-06-28 10:10:00

从安逸舒适的城市到偏远荒芜的小村落,从热爱的保险事业从业者转变为地道的基层干部,对陈登华而言,是使命更是职责,他以真情实意践行着党员的为民初心。自2016年2月参加省委驻涟帮扶工作队以来,陈登华已走过4个年头。

怀有扶贫之真心,谓之慈

4年峥嵘岁月、4年砥砺前行,作为一名党员,陈登华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以打好“项目落地攻坚战”、增进民生福祉为己任,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扶贫工作的追求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投身到“啃硬骨头”阶段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去。

在驻村帮扶4年岁月中,各级党委一直给予陈登华高度的关心与支持。陈登华自觉服从工作队临时党委的安排,将省公司党委的使命作为工作的出发点,真抓实干、扎根基层、主动作为。脱贫之路任重而道远,在他看来,首先应加强支部学习,做好专题教育活动。他注重提升党员修养,加强全村党员党性修养、提高党员政治意识,使每名党员都参与其中,不让任何一名党员做百子村发展的局外人。

扶持产业之精准,谓之诚

百子村位于涟水县岔庙镇区北,全村有7个村民小组、834户、3158人,其中低收入户占全村总人口比重六分之一,2017年该村无集体经济收入。为实现百子村集体脱贫目标,在后方单位的倾心帮助下,陈登华为“百子村脱贫攻坚”任务实施如下4个扶贫项目。

整合帮扶资金,统筹标准化厂房。整合各项扶贫资金共计95万元,购买岔庙镇工业集中区内一幢标准化厂房作为村集体增收项目,带动周边农户就业。

合理规划后方资源,实现集体经济增收。利用(江苏人寿)帮扶资金200万元,购买涟水猪舍并返租收取租金,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8万元。

组建劳务服务队,聚焦碧根果种植项目。2018年,申请帮扶资金共计400万元合资成立淮安绿百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带动20户低收入农户增收,村年收益为12万元。

以丝汇情,建立纺织税收奖励机制。2017年,百子村通过成功招商引资,于2018年建成3.2万平方米厂房,年产仿真丝5000万米,4月通过市县重大办验收并开始试生产,百子村今年一季度税收分成为3.36万元。

多行济困之实举,谓之善

目前在省委驻涟水县帮扶工作队的全力支持下,陈登华为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及医疗互助保险;推动当地农产品销售公司与南京蔬菜公司合作,实行“公司+生产基地+农户”等形式,推进消费扶贫;陈登华组织村干部及致富带头人到南京农业大学开展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了解到部分村民家庭情况后,展开做实“送温暖”项目,实施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健康扶贫项目;他还协调省体育局为镇敬老院安装健身器材,协调省妇联为本村建档立卡户赠送“母亲邮包”;改善村部办公、卫生室就医条件;开展党建扶贫以及主题教育现场实践活动。2018-2019年,在公司连续两年为百子村投入100万元专项帮扶资金的基础上,陈登华主动推荐、协助开展招商引资,强化自身“造血”功能,壮大村集体经济。

这4年,风雨兼程,同舟共济。陈登华表示,下一步,将在新一届省委驻涟帮扶工作队领导下,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低收入农户和省市定经济薄弱村持续稳定脱贫、低收入村持续增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