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连一医肝胆外科勇登“珠穆朗玛”,开展全市首例微创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2019-11-12 18:00:00

影视界的奥斯卡、文学界的诺贝尔

建筑界的普利兹克……

每个专业都有巅峰

前段时间,连一医肝胆外科

也走上了普外科手术的“珠穆朗玛”

成功开展全市首例“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2019年9月19日,连一医肝胆外科谢方亮专家门诊,孙大爷一家满脸焦虑的走进来。一问才知道,多年前,孙大爷因患喉癌做过多次大手术,不料,3个月前在外地检查又发现胆管位置有肿块,当地医生考虑到他病情复杂、手术风险太大,只做了内镜胆管支架置入术缓解病情。

谁知,术后没多久,孙大爷右上腹又开始疼,家人赶紧带着孙大爷慕名来到连一医肝胆外科。

大爷女儿

谢主任,我们知道老爷子病情重又复杂,但儿女看着心疼舍不得他遭罪,您看看能不能帮帮我们

先别着急,我来想办法。从片子看,孙大爷这极可能是肿瘤,需要做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谢方亮

大爷女儿

我爸基础状况太差,恐怕过不了开膛剖肚大手术关,有没有其他办法呢?

有微创手术!但是“完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全市还没开展过,这种手术难度极高,堪称普外科的“珠穆朗玛峰”。

谢方亮

挑战“珠穆朗玛峰,开展全市首例

看到孙大爷痛苦的样子,看到家属期盼的眼神,谢方亮主任决定迎难而上,挑战不可能。

他将孙大爷的情况向肝胆外科主任王仲副院长、肝胆资深专家葛旭明主任汇报,并组织科室专家团队,反复商量谋划手术的技术难点、技术攻关方案。经过一轮轮的反复论证和实践准备,在患者和家属积极支持下,最终决定为孙大爷开展全市首例“微创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9月25日早上9点,谢方亮、葛旭明团队开始手术,首先在孙大爷腹部切开几个绿豆粒大的1cm左右的小孔,置入腔镜器械操作,不一会就精准找到胰腺头部的肿物。

豆腐上绣花,想象不到的难度

胰腺常被比作豆腐,因为它十分脆弱,并且胰腺头部又是血供相当丰富的器官,血管在胰腺组织内“四通八达”,是各种重要血管和管道的十字路口。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涉及了胆管、胆囊、胃窦、胰腺、近端空肠,同时需要进行胰肠吻合、胆肠吻合、胃肠吻合等,难度非常大。

而完全腹腔镜下,就像是把30多厘米的杆上(腹腔镜)绑上最细的绣花针(手术针),通过几个1厘米的小孔,在一块豆腐上(胰腺)绣花(胰肠吻合、胆肠吻合、胃肠吻合等)。

术中,将胰腺肿物切除后,要将胰肠、胆肠、胃肠三处消化道一针一针地缝合起来,缝合的吻合口直径只有3-5毫米左右,而且必须间距相同。一旦缝合出现问题,严重者可能造成难以控制的腹腔感染、出血甚至死亡。


14小时奋战,手术终于成功

传统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普外科最大的腹部手术,有二三十厘米长的大切口,术后患者愈后也不太理想,基本会丧失劳动能力,需要家人长期照顾。

而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手术具有微创、精准、痛苦轻、术后恢复快、美观等优点。对患者身体及免疫系统损伤小,术后不会丧失劳动能力

葛旭明、谢方亮、徐同磊、葛夏青手术团队凭借扎实的开腹基本功和超高的腹腔镜技术,历经14小时“鏖战”,当晚11点,手术终于成功了。

我们全家感谢你们

术后,谢主任将切下的肿瘤组织给患者家属过目,告知本次手术非常成功。脱下手术衣,谢方亮赶到大爷病床边查看病情,并仔细嘱咐值班医师术后管理要细致入微,叮嘱家属各种注意事项,不放心大爷的病情他当晚睡在值班室随时防备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处理。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照看,孙大爷再次迎来生机。

孙大爷身体逐渐恢复,出院时,家属紧紧握住谢方亮的手说:“老爷子再次生病,对家里来说,又是一次精神重创,幸亏遇到了你们,老爷子又活过来了,我们全家心情都好了。人民的好医生啊,谢谢你们了!”

团队的密切协作、扎实的精细解剖

勇于挑战的精神、一心为患者的初心

让肝胆外科团队成功独立完成了

全市第一例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技术上再一次勇攀医学高峰

 让港城市民健康再多一重保障

为他们点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