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3000件专利首次曝光!恒大汽车打造全球竞争“护城河”
前言:最新的“十四五”规划中着重提出,更好保护和激励高价值专利。对于科技企业而言,专利既是衡量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准,也是企业应对复杂商业环境的护城河。对于一家立足全球竞争的企业来说,显然少不了这条“护城河”的保障。
继此前九款恒驰惊艳亮相上海国际车展后,恒大汽车又在技术研发领域晒出了“成绩单”。
5月12日,恒大汽车发布公告,首次对外公布专利信息,在中国及国外总共申请专利3012件,其中已获得授权专利1355件。
这些专利涵盖纯电动底盘架构、悬架系统、转向控制、制动控制、整车控制、热管理系统、电芯、电池模组、电池包、电池管理系统、电机和电控、电子电气架构、车身和内外饰、车联网、自动驾驶、生产制造、智慧充电等核心领域。
专利“护城河”的背后:巨大的科研投入
以三电系统中最核心的动力电池为例,恒大坚持自主研发,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等方面拥有领先的核心技术,电池模组、电池包、电池管理系统等达到世界一流技术水平,恒大电池将于今年底量产。
智能网联已成为各大车企争夺的高地,恒大汽车持续发力,目前已拥有V2X车路协同技术、可定制车载全息投影虚拟助理、无感体验等先进技术,打造“车联万物”的智能网联生态。
强大的专利“护城河”背后,离不开恒大汽车在技术研发的巨大投入。一方面,恒大汽车扎实推进自主研发工作,不断增强研发实力。早在布局之初,恒大便成立了全球研究总院,下设16大专业研究院,并拥有一支由3500多名顶级科研人员组成的国际化、高水平研发团队,国际顶尖专家22人,包括原广汽丰田公司副总经理高景深、原韩国SK集团电池研究院院长李浚秀、原美国福特汽车高级技术专家徐性怡等技术大咖。
恒大“不寻常”的造车路:整合全球资源 后发却先至
仅仅两年多时间,恒大就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九车齐发”的跨越式发展,背后是一条怎样“不寻常”的造车路?
据悉,除了构建自己的科研体系,恒大还积极整合全球资源“为我所用”。其以“核心技术必须世界一流、知识产权必须自主拥有、产品品质必须世界一流”为目标,许家印曾带队全球奔波,足迹遍布23个国家、47个城市、考察了58家汽车产业龙头。
一方面,恒大通过一系列大手笔国际并购与合作,在底盘架构、动力总成、电池、工程技术、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领域拥有世界领先的核心技术。
另一方面,恒大通过与MAGNA、EDGA、AVL等世界工程技术龙头、全球15位造型设计大师、全球前148家汽车零部件龙头战略合作,打造三大“国际朋友圈”,确保恒驰世界一流的产品品质。
此外,恒大在上海、广州、天津等地以工业4.0标准打造汽车基地,实现世界最先进的智能制造,保证在提高生产效率、合格率的同时,实现生产成本大幅下降,提升恒驰的全球竞争力。
恒大汽车通过“自主研发+全球整合”,迅速突破技术瓶颈,构建了强大的专利“护城河”。有了惊艳的造型,加上雄厚的技术实力,让我们对今年四季度试生产的恒驰有了更大的期待,特斯拉一家独大的市场格局改写在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