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情 奋斗者》田恒余:坚守碳化岗位 诠释“工匠精神”
连云港碱厂重碱车间碳滤工段的工段长田恒余,扎根碳化工作整整30个年头。三十年来,他不断创新钻研,创造了一个个骄人的奇迹。他用自己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了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眼前这个人就是田恒余,初见田恒余,他朴实的笑容和粗粝厚实的手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十年前,他刚到厂里工作时,碱厂在技术上还有很多不足,特别是田恒余从事的碳化转化,在同行检验中位于下游。这样的落后情况急坏了田恒余,他成立攻关组,进行技术攻关,不断调整技术,形成了现在的七字操作法,并且在整个碱行业中得到推广,通过这个方法,田恒余获得了江苏省科技进步发明三等奖。他带领的攻关组在实践中还相继发明了“木塞堵漏法”、“黄泥堵漏法”,以及以他名字命名的《田恒余快速处理故障方法》。
田恒余说几十年经验的总结,全凭着一双手。碱场制成的碳酸氢钠质量,他用手抓一把就搓得出好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搓出了一双粗糙的手。
在田恒余工作的车间里,充斥着刺鼻的气味,让人下意识地掩住口鼻,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他已经坚守了三十年,坚守的背后,是他抽屉里常备的咽炎药品和应对高温车间的防暑药。工作环境造成的喉咙发炎对他来说已经成了家常便饭,经常是感觉不舒服了就吃点药然后再投入工作。
一名初级工逐步成长为高级技师、国家级技能考评员、劳动模范,再到如今的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田恒余30年来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始终奋斗在碳滤一线岗位上,近乎固执地坚守他的工匠精神,也正是他的坚守让重碱碳滤工段有三项厂控制指标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同行第一名,让尾气含氨指标达到了世界纯碱行业最好水平。可这样的“大工匠”却有着最真诚朴实的“小愿望”。
连云港碱业公司碳滤工段长 田恒余:我作为碱厂的一名老工人,已经快到退休的年龄了,我希望在我退休之前,把我的绝活技术传承给后来的员工,也为我们碱厂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