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民间交流交往持续深入 6年来昆台融合发展成绩斐然
6年弹指一挥间,6年成果亦斐然。
2013年2月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赋予昆山对台合作先行先试的重要使命,开启了深化昆台融合发展新征程。6年多来,昆山试验区认真落实部省际联席会议议定事项,在对台产业合作、金融改革创新、贸易便利化、功能平台建设和两岸民间交流交往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昆台产业合作成效明显。6年多来,昆山新增台资项目940个,新增投资总额97亿美元。其中,今年新增台资项目141个,新增投资总额13亿美元。康龙电子、纬新资通等台资企业相继扩大投资,世硕全球维修、纬创智能制造等台资新项目成功落地。欣兴电子、桦汉科技分别投资1.5亿美元设立大陆区投资总部,各级各类台企总部增至76家。勋龙精密模具在港交所上市,台资上市挂牌企业增至24家。
先行先试政策加速落地。昆山综保区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成效明显,今年9月,继戴尔之后,又一国际知名品牌商惠普电脑参与试点,仅“双十一”期间就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笔记本电脑10万台。1至10月,23家试点企业累计开具增值税发票22.6亿元,缴纳增值税8.6亿元,累计实现销售500.6亿元,比试点前增长18%,圆满完成当初政策设定预想目标。第1家试点企业扬皓光电,内销占比从2016年的1.34%快速增长到今年的40%,销售累计突破百亿元。试点企业国内采购保持年均9%的高速增长,1至10月实现非保税货物入区57.5亿元,保税货物入区29.7亿元,国内采购量的大幅增加,为国内配套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惠普由仁宝出货的笔记本电脑已超过1亿台,与龙腾光电加强供应链合作,在其高端商务笔记本上使用了龙腾自主研发的嵌入式防窥膜。全球维修业务试点率先启动,以电子产品为主的进出口货值达11亿美元。台资企业集团内部人民币跨境双向借款规模近200亿元。资本项目收入结汇支付便利化改革试点获批。宗仁卿纪念医院等台资医疗机构以告知承诺制申报配置乙类大型医用设备。
“31条措施”全面深入落实。一视同仁支持台企转型升级,28家台企获2450万元高质量发展奖励;18家台企绿色技改项目获银行融资超亿元;217家台企获得稳岗返还金1590万元;30家台资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新认定台资高新技术企业85家,占昆山全市新增量的40%;台企科技研发经费加计扣除14.4亿元,占昆山全市的21%;9名台胞获江苏省、苏州市五一劳动奖章,10名台胞获苏州市、昆山市劳动模范,3名台胞获昆山市三八红旗手。
民间交流交往持续深入。率先实施台湾职业资格比照认定,打通两岸人才职称通道。设立省内首家台湾法律事务所驻大陆代表处,更好维护台胞台商合法权益。成功举办两岸企业家峰会青年实习就业创业研讨会、两岸产业合作论坛等重大活动。5个国家级两岸青年创业园共入驻96个台湾青年创业项目。4家台企荣获“江苏省紫峰奖”。4000多名台湾学生在昆山就读,600余名台胞参加社会保险,205名台湾大学生在昆山参加暑期实践。
复制推广试点经验。试验区红利效应进一步放大,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推广至全国所有符合条件的综保区。发起成立两岸产业合作区发展联盟,以经验交流互鉴助推试点政策推广。全面落实《关于促进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与淮安台资企业产业转移集聚服务示范区协同发展的意见》,以淮昆台资合作产业园为平台,推动淮昆台资经济功能互补、协同发展。引导支持有需求的台资企业向中西部及苏北转移。此外,试验区立法有序推进,《昆山试验区条例(草案)》进入立法审查程序。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