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特殊作业”不特殊——连云港港“东方三号”轮协助超大型船舶作业纪实
在全面复工复产阶段,连云港港轮驳公司“东方三号”轮提前部署,确保了协助超大型船舶在特殊海况下的拖带航行,交上了一份特殊作业的完美答卷,以过硬的业务能力擦亮了“连云港港”轮驳作业的金字招牌。

接到任务单
自2018年投入运营以来,“东方三号”轮成为连云港港打开外部市场的又一利器,风电运维、超大型船舶拖带、海上平台拖带、抢险作业中都有它的身影。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作业计划受到影响。3月初,该轮做好各项疫情防控预案及物资储备,立即踏上长航作业的新征程。在完成今年首个作业项目——海上平台“海龙兴业”号长航作业后,接到作业通知,“东方三号”轮日夜兼程的赶往福建平潭,履行“大桥海鸥”轮从福建平潭至大连长兴岛的拖带任务。
任务很艰巨
“大桥海鸥”轮是中铁大桥局投资建造的起重船,长118.9米,宽48米,吃水4.8米,起重量3600吨,主钩最高起升高度距水面以上110米,是国内起重量最大、起升高度最高的双臂架起重船。

在向被拖船航行的途中,船长王红权查找着被拖船的技术参数和平潭海峡及平潭大桥的情况。“巨无霸”、“海上建桥利器”,可以想象被拖船是怎样的庞然大物;渔网密集、礁石密布,狎型海峡口多气流效应,通行的水域非常复杂。得知这些关键词,王船长心里有了通行的初步方案——必须选择风力较小的天气,同时需要调整被起重船船吊臂的角度,压载且趁低平潮才能安全通过大桥。
方案很完善
“东方三号”轮顺利到达被拖船“大桥海鸥”船边,为尽快掌握平潭海峡水域情况,船长王红权邀请被拖船业主以及“大桥海鸥”的船长进行拖带前的指导,熟悉了解附近水域情况。经了解,从起拖点到大桥元洪航道通航孔,共计6.5海里,航经水域流急,且多岛礁,多渔船渔网,可航水域狭窄,特别是鼓屿门航道段左有礁石,右有“丁字型”网鱼排,可通过的水面宽度仅有200多米。通过平潭海峡的小型货船也很多,对此次拖带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通过对拖带水域环境的综合了解,同时借鉴该起重船以往在桥区现场施工时的拖轮配置情况,本次拖带需要额外申请2艘全回转拖轮协助。开航前,主拖拖轮、辅助拖轮,锚艇及被拖船等相关人员分别召开协调会进行风险评估,讨论并制定出港、解拖的详细具体的操作方案。

经过8个小时的调整,“大桥海鸥”的吊臂角度调整至17.5度,并对“大桥海鸥”船艏进行压载减少净空高度。大桥管理局通过无人机对“大桥海鸥”轮的净空高度进行测量为46.1米,满足通过大桥的条件,一切准备完毕。“东方三号”到“大桥海鸥”船尾对接龙须缆负责主拖,两条辅助拖轮在“大桥海鸥”左侧傍挎协助控制船位,“大桥海鸥”所有锚起离底,在辅助拖轮的协助下摆好队形,调整好船位开始过大桥。
拖航困难大
此次从平潭到大连长兴岛船厂拖带航程970海里,拖带航程远,航线通航密度大。3月中旬气旋入海频繁,又有北方冷空气南下,海上风浪较大,增加拖带困难。“大桥海鸥”的两个巨型吊臂高高立起,在拖航时受风影响很大,特别是顺风拖带时,被拖船左右摆动,不好控制。船长时刻关注最新的气象信息。根据天气情况,待风力减弱,与“大桥海鸥”重新接好拖缆起拖,安全将“大桥海鸥”船拖至目的地,整个航次圆满完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