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连云港:全面奔小康 变化看乡村

2020-04-30 16:33:34

近年来,连云港市立足“一村一策、一村一品”发展策略,积极发展特色养殖,搭建脱贫致富阶梯。各县区建好基地、筑牢贫困户增收平台,创新路径、固化贫困户受益机制,成功打造出赣榆泥鳅、灌云豆丹、东海七彩山鸡等一批特色养殖品牌,带动当地贫困户、贫困村脱贫摘帽,实现精准扶贫。

小渔村华丽变身小康村

黄窝村曾经是连云港市连云区三个贫困村之一,2017年,村里打破渔村的捕捞传统,开始尝试紫菜养殖,改变了村子贫困、落后的面貌。如今,黄窝村依靠紫菜养殖、加工、销售产业链,成为全国有名的紫菜之乡,享有“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美誉。特色产业实现了强村富民,引领渔村逐步走向振兴和辉煌。


每年3月底,紫菜加工就结束了。在黄窝村紫菜加工厂,外地客商缪先生像往年一样,来到仓库现场选菜,这已经是连续第四年了。从2017年开始,黄窝村在第一书记张立祥的带领下,立足渔村实际,改传统捕捞为近海紫菜养殖、加工,通过开创“公司+农户”、组建“渔民专业合作社”。目前村内共有紫菜养殖海域41000多亩,全村90%以上人口从事海上生产作业,村民人均年收入约3.3万元。


在张立祥的带领下,广大干部群众齐奋斗,村民不仅口袋鼓了起来,精神上也富起来,生活乐开花。在黄窝村村部旁的河道里,工人正在清理淤泥乱石,打造山涧,河水穿桥而过,和红瓦白墙的村落交相呼应,让整个村庄更有灵性。近年来,黄窝村依靠鲜明的山海景观和渔村特色,先后投资1200多万元治理村庄生态环境,打造乡村特色旅游,引导、扶持村民发展“民宿”“渔家乐”等休闲服务项目,积极探索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新模式新机制,形成“村中景、景中村”的效果,开发“吃在渔家、住在渔家、乐在渔家”的休闲渔业项目,使之成为海上云台山风景区东大门。

精准扶贫为特色养殖业注入“发展活水”

连云港市东海县石梁河镇土山村村民张震波从2015年开始养鸡,最先只有5000只的规模,经过近几年发展,养鸡场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经养有两万只鸡。这些都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扶持。


近年来,连云港市各地抢抓扶贫协作和对口帮扶机遇,深化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建立强弱互惠互利联建特色养殖产业链促脱贫。在市扶贫办的指导下,部分乡镇街道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建设特色养殖扶贫产业园,配备硬件设施。在发展特色养殖产业基地过程中,我市普遍以各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为依托,引入龙头企业作为共同实施主体,打通了土地流转收租、养殖托管、基地务工等多种脱贫路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