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云港:创新模式+分类指导,“垃圾分类新时尚”正在进行时

2020-05-21 11:29:51

在连云港市海州区浦南镇龙浦村,穿着蓝马甲的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志愿者,正在开展一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为辖区村民演示垃圾该怎样分类,如何投放。



据了解,海州区在浦南镇率先开展农村全域垃圾分类试点,在镇区主要道路两侧设置分类果皮箱120只,分类垃圾桶400只。此外,加大投入积极破解难题,在全市率先建成了第一个垃圾分类分拣中心、第一个大件垃圾拆解中心,建成了近100平米的有毒有害垃圾临时存放点。



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前端分类、投放、收集,还需要后端分类处理设施的完善。  2018年,连云港市首个农村阳光堆肥房在海州区浦南镇江浦村正式投入使用,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机器“吞”进去的是垃圾,“吐”出来的是有机肥料,堆肥过程在密封环境内进行,平时发酵过程产生的异味不会飘出房间,同时减少蚊蝇的产生,处理过程比一般农家沤肥、堆肥更加干净卫生。这些有机肥料又将免费分发给村民使用,垃圾资源化利用也为农民的生产方式添上了一抹“绿色”。


阳光堆肥房



省级试点稳步推进

浦南加速引领时尚


作为全市首批生活垃圾分类省级试点乡镇,浦南镇在其下辖18个行政村内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累计投入400余万元,实现村村都有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点。针对农村垃圾收运情况,设立易腐垃圾处置点,易腐垃圾实现当天处理。区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办公室工作人员深入村庄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科普宣传工作,帮助村民与环卫工人更好了解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参与生活垃圾分类。



海州区始终把生态环境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区政府成立了以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海州区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纵深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不断“上岗”的分类投放箱,正在成为海州创文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路南街道东大新村小区门口,一排安装好的箱柜式机器,非常吸人眼球。宣传牌上,垃圾分类知识介绍、垃圾分类小误区等内容一目了然。


▲这套设备有蓝色、红色两种颜色,四个蓝色箱子上分别标着纸张、金属、塑料、玻璃的字样,红色箱子上标着废电池、过期药品等有害垃圾图案,居民可以根据废品种类的不同,投递到相应的废品回收箱中。


据了解,该小区采用的是第三方智能化垃圾分类回收箱,从源头上引导居民实行垃圾分类,创建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另外,为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小区居民都会领到一张智能积分卡,投放垃圾系统会自动积分。居民可凭积攒的积分换取生活日用品或在附近的商场消费。




按照每人一天产生0.1公斤的可回收物计算,每户家庭会有0.3公斤的可回收物,一千户的小区每个月就可以回收6至8吨的回收物,产生2000元左右的收益。



以前,多数生活垃圾主要采用传统的“集中混合收集—集中运输—集中处理”模式,不仅浪费垃圾中的可再利用物品,还增加了垃圾的处理量和处理难度。为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从源头上做好垃圾分类和规范投放,海州区城管局积极探索不同类型的垃圾分类模式,在学习引进第三方智能化分类服务的同时,积极探索形成了本土“物业自营”的分类模式 推进垃圾分类有序开展。



“物业自营”模式


由政府提供适当补助,区城管局为每个小区配置垃圾分类回收箱和安装软件平台,同时采取适当减免小区垃圾处理费等政策扶持措施。物业可直接联系大型收购站或者有资质的终端厂家把居民垃圾分类中有价值的干垃圾进行出售,由零售和批量出售产生的差价变成物业的分类盈利收益,这部分收益一部分用于补偿居民分类投放垃圾获得的积分奖励或现金兑现,另一部分留给工作人员用于分类工作补贴,有效解决了物业、居民利益分配关系,促进了垃圾分类自主持续开展。


区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办负责人 、小区物业提供分拣场所和分类工作专兼职人员,社区负责在每个小区设置建立垃圾分类责任人网络,街道要定期组织社区志愿者、党员志愿者协助开展宣传活动。




海州区城管部门在玉带新村、三禾城中城、蓝天华侨城等小区创新采用“物业自营”的垃圾分类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被《学习强国》、《中国环境报》刊载,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并被列入全省垃圾分类创新项目。海州区采取适当减免小区的垃圾处理费等政策,提高物业公司对于参与垃圾分类物业自营模式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共有113个物业小区实行了居民生活垃圾分类。


根据垃圾分类标准,全区区级机关、事业单位垃圾分类工作全面发动。全区党政机关、学校等155家机关事业单位开展了强制垃圾分类。车站、商场、公园等公共场垃圾分类设施也基本实现分类设施的全覆盖。     


此外,海州区垃圾分类办还将继续广泛征求意见,积极协调社区、物业公司主动参与,出台新的垃圾分类“物业自营”的激励政策。各街道及相关部门以党建工作为载体,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推动“物业自营”模式的迅速开展。11月底,海州区还将对物业自营小区逐个验收,对业绩突出的物业小区的管理经验做法进行推广,实现近全区140个居民小区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为更好地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海州区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办公室今年还组织了25次专职人员培训工作。深入行政村、居民小区开展了21次宣传活动,有效在村民、居民中宣传了我市的生活垃圾分类方法以及开展方式。累计处置了106.6吨可回收物,362公斤的有害垃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