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云港:学雷锋模范朱言春 爱岗敬业当好垃圾“管家公”

2020-06-17 11:00:00

垃圾填埋处理工作很辛苦,尤其是现在天气越来越热了,工作人员在高温下还要面对臭味熏天的垃圾。在灌南县,有这么一位垃圾大管家,他叫朱言春,这样一位每天都在和垃圾打交道的人,曾经是一名雷锋团战士,也是一名维和军人。



灌南县花园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每天负责收运450吨生活垃圾。从今年1月份开始,这里的垃圾不再填埋,而是运往隔壁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朱言春已经在填埋场工作了6年,他总结说,传统的垃圾填埋,每填埋1万吨生活垃圾,会污染3亩土地,而垃圾焚烧发电,不仅可节约土地,还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不管是填埋还是焚烧,朱言春都是每天从早忙到晚,检查乡镇垃圾站点、维修机器、指导垃圾填埋技术、查看垃圾渗滤液数据和监测系统……全县45个垃圾压缩站点分布在11个乡镇不同的地方,设备维修工作基本每天都会遇到,每次到场后他都要亲自上手。


朱言春1997年12月应征入伍,在沈阳军区雷锋生前所在团服役了12年,曾在洪水中救过多人生命,也曾参加非洲维和,多次荣获一二三等功以及“优秀士官”“百姓雷峰”等荣誉称号,2010年4月退伍转业。作为一等功臣,他完全可以去更好更舒服的岗位,却主动选择去做辛苦的垃圾处理工作。



朱言春说,在部队时就从事机械维修,垃圾场虽然任务很重,但想起在部队时的一次次执行任务,一些同志离他而去,就觉得再辛苦也不算什么。


在灌南县开展双城同创过程中,朱言春吃住在单位,双休日、节假日更是从不休息。为了保持双创成果,整个春节期间他都坚守在填埋场,就连除夕夜都是工作到深夜12点。朱言春说,要做就要做得最好,像雷锋老班长那样,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


在一场特大暴雨后,由于泥沙拥堵住排洪沟,朱言春不得不用手直接处理排水口,把“臭”垃圾被拽出来,事后,他发现自己的脚底被垃圾划破了,留下长达3厘米的口子,一个尖物已经插进脚底,朱言春默默将它拔掉,进行简单的清理之后,继续工作。



正是因为朱言春这样拼搏肯干、爱岗敬业的精神,灌南县花园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在全省等级评定中,以最高分获得了A级评定。如今,朱言春正在积极向城乡居民宣传垃圾分类。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垃圾分类是一项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我们希望垃圾分类能普及到各个乡镇,每个人都能参与进来。”朱言春骄傲地说。


目前,灌南县花园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每天要处理垃圾渗滤液200多吨,排出达标水150吨,这意味着每个月有4500吨的水可以用来灌溉填埋场周边的农田,有4500吨的水可以排入河流供鱼虾打捞,有4500吨的水会流入千家万户。朱言春是个对待工作不怕脏、肯吃苦、带头干的人,他经常对同事们说: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


作为从雷锋团走出的一名老兵,朱言春说,退伍后为了保护蓝天绿水,选择了垃圾填埋场工作,工作没有贵贱之分,不管到什么时候,都不会忘记自己是雷锋团的一名战士,是雷锋精神的传人,要用自己的行动和努力,去影响更多的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