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江苏东海:“触网”致富 开启“潮农”新生活
站在互联网的风口,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的水晶、鲜切花、草莓、葡萄、淮猪肉 等特产,借电商平台一路畅销。抢抓“互联网+”发展机遇,打造电商物流园、跨境电商中心、电商示范基地等电子商务发展平台,大力推动三农与互联网融合嫁接,东海为电商产业的县域发展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子。目前,连云港市东海县拥有各类电商企业3万多家,2019年,实现电商网络零售额154亿元。
水晶产业铺就电商创业路
“目前,连云港市东海淘宝直播卖水晶是珠宝类的全网成交额第一,通过网络平台,我介绍水晶知识,讲述水晶故事,然后再推销水晶产品。”在中国东海水晶城电商双创基地“明博网络”馆内,店主仲海兵对记者说。直播间里,几个“网红”主播正在收拾水晶手链、挂件,他们通过手机直播上网把水晶产品卖向世界,每人3小时,从18点到凌晨3点,9个小时的营业额最多达70多万元。
仲海兵是一名土生土长的东海人,从小就与水晶结缘。“小时候的水晶记忆是我们父辈骑着自行车到乡下收一些‘小石头’,做成简单的手链、眼镜,然后拿到集市上去卖。”仲海兵告诉记者,在上海打拼七八年后,东海县“水晶小镇”的建设让他决心回家乡创业。当时,卖了几十年“石头”的老父亲认为他不务正业,难以理解。
形势比人强。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下,全球最大的水晶专业市场和全国首家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相继建成,这给像仲海兵这样的返乡者电商创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近年来,连云港市东海县不断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形成了涵盖原料采购、文化创意、设计加工、展示收藏、专业市场、电商平台、包装物流的水晶产业链。在加大线下平台建设的同时,东海积极拥抱“互联网+”,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等现代营销方式。
当前最火爆的营销方式直播电商,这也有效激发了东海电子商务发展的活力,挖掘了东海电子商务发展的潜力,增强了东海电子商务发展的能力。今年5月29日,连云港市东海直播电商产业园在东海水晶小镇揭牌成立,让“世界水晶之都”在电商产业发展之路上开辟新领域迈上新台阶。作为全县电商产业发展平台的重要载体,东海直播电商产业园全面推行‘国内+跨境’直播电商发展模式,汇聚淘宝、抖音、阿里巴巴、亚马逊等众多国内外顶级电商运营平台,助推东海电商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互联网+”重构农村经济链条
在水晶电商的引领带动下,东海县探索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基地”电商模式,果蔬、花木等众多农特产品也正通过电商平台飞向千家万户。
走进江苏克灵斯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东海仓库内,一派繁忙景象,几名工人正忙着对预冷过的芦苇叶按大小进行筛选、称重、真空保鲜包装;另一间办公室内,客服人员忙着回复客户订购信息。这家电商企业负责人刘永佳是土生土长的东海人,2009年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在网上销售特色农产品。目前,该公司销售品种13个大项70种,直接关联的当地农户有600多户。“都是东海本地的特色农产品,有莲藕、紫薯、豆角、菱角、虾稻米等。在选择农作农户时,公司尽量选择困难的合作社和农户。”刘永佳说。
“没想到受疫情影响,今年两个大棚的鲜切花还卖了6万多。”在双店镇百合生产基地内,花农李本先正在棚内翻整收割后土地,“现在把地养好,等秋天再种百合花。”在东海,像李本先这样的花农有2万多名,种植百合、非洲菊、郁金香等20多个种类、300多个品种花卉。其中,百合品种达到168个,产品销往上海、南京、苏州、西安、兰州等地,占据上海百合70%左右市场份额。
为让鲜切花销售搭上互联网的快车,东海县还在三铺村建起了一栋建筑面积3190平方米的鲜切花电商物流中心,建立起从种球培育、育苗、种植、采摘到销售、科研为一体的鲜切花产业链体系。依托这一中心,又开设了鲜切花网红“直播间”和“花直达”云店智慧网络销售公益平台。目前,中心汇聚电商就业人员400余人,年销售鲜切花达2000余万株,交易额1.2亿元。
直播电商激发农村新活力,背后是东海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加快电商产业发展的决心。东海县先后出台电商发展规划、加快电商发展实施意见、电商高质发展十项工程等一揽子政策,设立800万元电商发展专项资金,为电商发展提供“真金白银”的资金支持。针对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东海县按“一村一特色、一镇一精品、一县一品牌”的思路,形成适宜网络销售的优质稻麦、绿色果蔬、健康畜禽、生态食用菌四大农业产业链,建立“东海农产品大数据库”。
目前,东海县拥有水晶、大米、老淮猪肉、百合花、西红柿、葡萄、草莓等7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是江苏省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最多的县。农村电商正改变着东海县各个村庄的经济链条,以往种什么、市场需要什么,农民心里没底,“触网”让农民直接动态地掌握市场一线信息,生产出更有针对性的农产品。
电商引领拓宽脱贫致富路
“两亩大棚的百合花通过电商平台已经被预订得差不多了,这一茬百合花的盈利快4万元了。”谈及今年百合花的行情,三铺村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李桂安老人喜上眉梢。
作为江苏省定经济薄弱村,双店镇三铺村有6200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53人。近几年,这个村积极探索特色农业发展道路,大力发展鲜切花产业,利用“电商+农户”模式实现电商就业人员400多人,实现年电商交易额1.2亿元,打了一场漂亮的脱贫致富翻身仗。
一支鲜切花让村民过上了“花样”生活,利用网络销售鲜切花等特色产品,已成为双店镇的一个新兴富民产业。事实上,双店镇的电商扶贫只是东海县电商扶贫的一个缩影。
为了破解“农民收入哪里来”,助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东海县在发展电子商务的基础上,将建档立卡贫困户、村级电商服务点等纳入电商扶贫扶持范围,对电商主体采购贫困户产品、贫困户自主电商创业等给予扶持,百姓收入得到不断提升。据统计,东海县已建成电商扶贫产业园6个,“触网”农产品品牌近300个,直接带动数千名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与此同时,东海县启动实施“晶都英才计划”,作为东海县第一个试水水晶直播销售的创业先锋仲海兵,被选拔为“晶都英才”。他在东海水晶城电商双创基地成立了明博网络运营中心,在政府的扶持和激励下,以此为阵地将他积累的一套网上直播经验无偿地分享给大家,短短几年,先后带出了近500名农村青年成为电商人才。刘伟因为父亲去世早,一家人蜗居在二十多年的土房子里,刘伟带着东拼西凑的800元,找到了仲海兵学习网上直播。几年过去,刘伟通过直播带货成功脱贫,在东海县城和南京都购置了房产。
农产品“触网”,离不开专业人才。东海县还重点针对返乡大学生、家庭农场主、退役军人、社会青年等八大创业主体,实行“普及培训”和“专业培训”相结合,建立“县、乡、村”三级电商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举办电商创业大赛,打造电商创客空间、跨境电商众创空间站等一批电商创业平台,培养了一大批农村电商创业者和关联从业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