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连云港师专这个学生党支部不一般

2020-07-08 11:21:18


位于黄海之滨,花果山下的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与商务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学生党支部,在教育部第二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中,荣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称号。


 


连云港师专外语与商务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学生党支部现有教师党员4名,学生党员10名,积极分子25名。支部明规章、细管理、强特色、重创新,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一个中心,紧握“对标争先”、“传承创新”两个“抓手”,探索“志愿服务”、“红色领航”相结合的“一体双翼”特色育人模式,着力打造宿舍党团工作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四个教育阵地。

 

坚持一个“中心”  



“大学之本在育人,育人之道在育德”,支部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注重思想引领,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注重打造“吕继英班”、“益海助学”、“一带一路”暑期志愿服务队等德育品牌。在防疫期间,开展“连云港援鄂医疗队青年突击队队长抗疫经历分享会”、“退伍学生军旅生涯分享会”等活动,坚定师生党员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信心和决心,激励党员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践行党的宗旨,在平凡的岗位上忠诚不倦、精益求精,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紧握两个“抓手”

 

支部在开展工作时,紧握“对标争先”、“传承创新”两个“抓手”。对照教育部2019年发布的《新时代高校基层党支部重点任务指南》的七个一级指标,设立党支部“七个有力”日常工作清单,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的开展工作。本着“传承创新”的理念,打造具有纪律性、执行力、特色化的基层党建雁阵。学生支部的每一任支部书记都注重支部工作的传承和支部精神的延续,数十年的党支部建设资料,一年不缺,一任一任相传,一直保存至今,使得支部工作更具有延续性和持久性。

 


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光靠传承还不够,支部利用校园本土红色资源,发挥师范院校传统优势,从“红色赋能青春”、“致敬身边青榜样”的角度,创新开展了大学生红色宣讲、“红色赋能·致青春”、“红色诵读·走近吕继英”等一系类活动,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探索“一体双翼”特色育人模式 

 

“一体”是党建工作的赋能之“体”。双翼分别是“志愿服务”之翼,“红色领航”之翼。“一体双翼”特色育人模式是为了响应校党委打造三级雁阵的号召,“双翼”象征着党支部的一对翅膀助力支部向上向好发展,也是支部对标争先的重要举措。


 

打造四个“教育阵地”

 

支部在宿舍区成立党团工作站,定期开展宿舍“微课堂”、“微交流”,营造温馨和积极向上的宿舍区氛围。设立党团工作站信箱,常态化了解师生困难诉求、倾听师生意见建议,健全困难师生帮扶机制。利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育人号、学习通、学院“问渔湖畔 苍梧风华”微信公众号、QQ群等平台,实行线上和线下党建工作无缝衔接,把党支部建成党员之家、学生之家;防疫期间,支部还在“学习通”上开设了“防疫教育”、“红色赋能”特色课程,积极开展战“疫”云演讲,防疫心理疏导、榜样教育等活动,确保防疫期间学生的安全与稳定。

 


支部先后成立“吕继英实践小分队”、大学生讲解团,在传承红色基因的过程中培养有理想、有信仰、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并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连续十年开展西部支教志愿服务,连续七年开展“一二·九”主题合唱比赛和演讲比赛,连续五年在灌云益海开展助学活动,连续多年组织学生志愿者服务连云港市各种大型国际会议。



支部在端午节、元旦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开展中国传统文化体验、宣传活动,坚定学生文化自信。外语与商务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有不少外国留学生,各种活动中向留学生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让中国学生多了解世界,在文化自信教育和跨文化教育之间找到平衡点。



支部始终以教育党员有力、管理党员有力、监督党员有力、组织党员有力、宣传队伍有力、凝聚党员有力、服务工作有力七个有力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今后,支部会继续注重发掘师生身边的典型、深入提炼树立具有较大影响力、代表性、可学习、可复制的典型经验、典型人物、典型事迹,对标争先、立德树人,坚持统筹规划和分步实施相结合、整体提升和品牌塑造相结合,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培育创建工作,为建师范本科院校助力赋能,继续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0